横刻夜墨>修真>我在明末屠龙 > 第四十九章 成者为王败者贼
    笔杆子问题的文章,秦卫宁以东林党事迹为破题,只大致反应了一下官员们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政治作风。

    因此篇幅很短,用去的时间也不长。

    这会他的精神还好,挑了挑灯芯,又把毛笔沾饱了墨。

    不做休息的,继续写钱袋子问题。

    这个问题,他以地方财阀与官员勾结,暴力抵抗朝廷向工商业加税,只许给最穷的农民多要钱为起点。

    先泛泛谈了一下资本不受管制的危害,指出利益集团既贪婪又短视,会将他们的利益追求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使国家成为他们的牟利工具,造成严重的贫富分化,最终引起大规模的底层农民起义……

    接着就主要以揭发官员们阻止万历皇帝收矿税的真实目地,来批判所谓的‘不能与民争利’,究竟是不能与什么民争利?

    万历三大征之后,帝国财政与皇家内库十分缺钱,万历皇帝穷的连维修宫殿的钱都没有。

    财用不足,皇帝自然就要创收。

    而当时朝廷能创收的项目里面,除了寅吃卯粮,给百姓临时加税,以及卖官鬻爵之外,还有一个开放矿禁可供皇帝选择。

    古代纯农业社会,一不造机器,二不搞基建和火电厂,因此对开发矿山的需求并不强烈。

    再加上开发一座矿山,动辄就要聚集上万青壮,开的矿山越多,需要的青壮就越多。

    朝廷怕矿工太多管不过来,有人会趁机煽动闹事。

    所以除了为获得必须的金、银、铜、铁、煤等资源,有限的开上几座矿山之外,大部分的矿山都禁止开采。

    万历皇帝就准备从禁止开采的矿山名单中拿出几座,给民间发一些开矿执照换点钱用,结果使大明帝国的财政问题暴露了。

    原来那些矿山,早就被民间开采了,可却并没有人为开矿所得而给朝廷纳税。

    万历皇帝亡羊补牢,马上派出太监去各地收矿税。

    此时收矿税本是一个国家入不敷出后做出的合理行为,但没想到这一举动,把官员们给整炸毛了。

    帝国里面那些大公无私,为国为民的官员纷纷上书,明的暗的指责万历皇帝。

    说收矿税是与民争利,老百姓够苦了,挖点矿只不过是为了糊口而已,你皇帝富有四海,干嘛还要从他们嘴里夺食?

    从现实角度来看,横征暴敛是会造成社会不和谐的,甚至还有可能引发民众起事。

    从道德上讲,作为一个皇帝,你怎么还能贪财呢?

    难道我们让你看的圣经贤传,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你干这个事儿,百年之后,可是要上历史耻辱柱的……

    官员们反对收矿税的种种理由,秦卫宁都不用费脑筋深思熟虑,只要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就会发现这些全都是胡说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