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刻夜墨>修真>华娱科幻之王 > 第二百六十一章 全球同步
    【推荐下,咪咪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别小看声势的作用,对于跨国上映的大片,很多国家的观众就吃这一套,一看国外火,国内的院线也会提高排片,观众也更爱去看热度更高的大片,甚至能形成回音效应。

    很多好莱坞超级大片上映前声势浩大,几十个国家的媒体都疯狂报道,广告地推遍地都是,难道是好莱坞片方的宣发费用能在几十个国家造出这样的宣传阵势吗?

    当然不可能了,有钱也不是这么花的,大部分热度都是这些国家的媒体自发宣传的,一部好莱坞大片搞出声势后,各国媒体就会自行蹭热度进行报道,相当于免费宣传。

    《地心引力》的“史上最贵”,“太空灾难片”等标签被国内媒体这么炒作,梦工厂其实没有花一分钱,媒体和营销号是会自发找噱头吸流量的。

    陈景行想要的效果就是起码在华美两国,以及东亚几个重要市场要实现同步上映,其他主要市场也要相继上映。

    同步上映的国家越多,就能更加容易的树立起国际特效大片的形象,声势造起来后,就能达到良性循环,能让梦工厂以最小的资源和成本取得最大的宣传效果。

    《源代码》去年的海外票房是不错的,加上前几部的积累,陈景行的品牌在海外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这就让《地心引力》的全球同步计划具有可行性。

    也因此梦工厂在年后便迅速开始跟进日韩及东南亚各国的发行工作,跟各国在地的发行商和院线进行协调和谈判。

    而在北美市场,萤火虫发行公司也很快跟环球商量起《地心引力》的发行和宣传安排。

    之所以选择环球,首先萤火虫公司的负责人就是环球推荐的,有北美大院线和环球的工作经历,其次则是在《源代码》的发行上,两家合作的还算愉快。

    再加上《地心引力》是环球旗下特效工作室近几年的最大单,从这个意义上看环球也算是参与了《地心引力》的制作,也对这部电影比较了解和看好。

    不过既然在国内是暑期档上映,那么要实现华美两国同步上映,北美市场自然也是暑期档,这在竞争远比华国市场激烈的北美来说还是有难度的。

    毕竟《地心引力》在北美上映不是像其他国内电影一样,随便在湾区和几座华人大量聚居的大城市找几十家甚至几家电影院上映。

    陈景行的底线是《地心引力》这次在北美上映,至少要凑够三千家以上的影院开画,这样的大规模上映已经是A级大片的待遇了,恐怕需要环球和其他好莱坞大厂好好协商一番。

    而《地心引力》的发行也将成为梦工厂在上半年要耗费最大资源去推动的重要任务。

    除了电影之外,梦工厂还有三部已经立项的电视剧。

    三部剧中,《黑镜》已经拍完了,因为第一季只有五集,每集差不多五十多分钟,相当于一部迷你剧。

    而这一季中的故事也基本都是小而美的科幻寓言,并没有涉及到大场面,所以不仅成本小,拍摄起来也很容易,甚至在年前连后期视效都已经完工了,就等在视频网站播出了。

    当然成本小只是相对于梦工厂的其他影视剧项目而言的,《黑镜》第一季制作费用超过了2000万,相当于集均400万,这个金额已经算是国产电视剧最高的水平了。

    国内目前某几部号称S级制作的电视剧虽然对外的单集成本已经有超过400万的,但是片酬占比是非常大的,能抗收视或者有号召力的一线明星目前单集片酬普遍都超过了100万,请上两个这样的明星单集成本就超200万了。

    而《黑镜》的片酬成本则几乎只有制作费用的十分之一,剧中基本没有知名度高的明星,不是十八线小演员,就是没有名气的话剧演员,甚至还有京影和中戏的在校生,对于梦工厂的戏,他们哪怕不要片酬都愿意参演,梦工厂的影视剧带来的曝光度和讨论度本身就是最大的收益了。

    倒不是梦工厂清高,不屑于请大明星,或者陈景行抠门,不舍得花钱。

    而是就五集,每集还是独立的故事,要用不同的演员,一线演员到你这拍一集,制作方还要求高,基本是电影级别的要求,耗这么大精力,然后片酬一百万,说实话对于一线明星来讲属于性价比很低了。

    请二三线的明星来也没意义,只有五集的电视剧,也没有大IP垫底,视频网站不可能花大价钱采购,请明星的片酬对于梦工厂来说就缺乏性价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