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刻夜墨>修真>磷火常同日色鲜起点 > 第15章 老乡见老乡,背后给一枪
    现在倒也不急于去追他们,都快两天一夜没休息了,怎么也得先睡一觉再说。

    次晨一早起来,大家天还没亮就动身出发。没多一会儿,派在前方的尖兵就传回了消息,他们遇到的不是友军,而是官军。

    这些官军也占据着一个空村子,村口有人警戒。谢君友叫上小管队赵大富,带着几个人摸到了很近的位置,可以听到两个官军哨兵在说话,可是一个字也听不懂。

    “昌平人口音这么怪吗?叽里呱啦说的是啥?”谢君友看向自己手下唯一一个昌平人,这人是王瑾在山东收编的昌平兵之一。这个昌平兵低声说:“别看我啊,我哪知道他们说的啥玩意。”

    一直沉默寡言的赵大富忽然开口:“他们说的是女真话。”

    谢君友只知道赵大富是王瑾的同乡,他知道王瑾是会说女真话的,所以对赵大富懂女真话也不以为异。辽人会说女真话和陕北人会说蒙古话一样,是很正常的事情。谢君友自己就会一点基本的蒙古话,过去在陕西当山大王时,同行中的蒙古人着实不少。

    谢君友问:“官军里怎么会有女真人?是家丁吗?”赵大富说:“对,给明军的将领当家丁,待遇比在金国当普通小兵要好。己巳之变以前,金国的钱粮一直不足,愿意投奔明军的女真人不少。女真人和蒙古人一样,在明军中没有根基靠山,所以听话,明军将领也愿意用他们。还有就是一些被建州女真吞并的海西女真各部贝勒,他们不服爱新觉罗家,就投奔了明军。”

    另一个小管队说:“官军不是一直缺粮缺饷吗?为什么女真兵的待遇反而好?”谢君友说:“你见过家丁有欠饷的吗?当官的不在乎手下的兵是哪一族的,只要听话又能打就行,我们陕西的官兵里不是也有好多蒙古家丁。”

    赵大富翻译道:“高的那个说,他们一直在追一队我们的兄弟,结果到这儿就没踪影了。矮的那个说,昨天晚上折腾了好久,也没发现敌人……现在说的都是昨天晚饭的事了。怎么办,要打吗?”

    谢君友说:“我们的人多一点,但官军几乎人人有甲,打起来肯定吃亏。老赵,你对他们熟,你说怎么办?”赵大富说:“他们横在这里,我们也没法越过他们去找掌盘,要我说,从背后摸上去,杀他们一个出其不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