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刻夜墨>玄幻>鲲鹏于飞 > 五 惊 雷
    举行祈雨仪式,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一场声势浩大且十分严肃的事情。而今天在晋祠举行的这场祈雨仪式更是如此。

    王威和高君雅为了把这场祈雨仪式办得轰轰烈烈,精心组织,大张旗鼓,所以今天的晋祠分外热闹。

    大清早上,晋祠外面就被围得人山人海。为了表示虔诚,很多人半夜即起身,穿着节日的盛装从四面八方赶过来,都想目睹这一盛况,并把自己对神灵的虔诚和敬畏展现出来,以期待神灵的庇佑。圣母祠今天也被装饰一新,门旁的两侧檐上绑扎着新折的柳枝,垂拂下来如万千丝绦。

    但见祠前的广场上,整齐地排列着数百人的锣鼓队。

    山西的锣鼓本就有名,今天他们更是非常地卖力,拿出十二分的精神表演着。整个阵势显得大气磅礴,惊天动地。大鼓、大铙、大钹,唢呐齐鸣,奏至高潮如江河大潮,浊浪排空,又似阵阵春雷,震撼大地。

    在鼓阵前还有各种傩舞表演,他们扮龙扮神,表演相互搏杀,驱鬼请神,诙谐幽默,又不失庄重,博得了观众的阵阵喝彩。

    整个祈雨仪式由太原府副留守王威主持。今天他特意穿着一身葛色衣袍,头包葛巾,一副虔诚恭谨的样子。他把手中的令箭一举,场上瞬间鼓息舞停,人们垂手肃立。他把手中的令箭又一举,广场上的鼓乐手纷纷后退,让出一条甬道出来。人们高唱诵圣母辞,歌声婉转,如泣如诉。

    俄而,李渊身着葛色衣袍,手捧大香,迈着方步从广场南侧入。李渊后面紧跟着的是一个穿着玄衣玄服的少年,手捧祷词,玉树临风,步态款款。

    众人定晴一看,正是太原府留守李渊的二公子李世民。

    本来王威和高君雅坚决反对由李世民跟在李渊的后面拿祷词,说是应该选一个少年童男。李渊笑道:“世民虽已成婚,但是气质不输童男,少而灵鉴,长而神武,皓齿灵眸,天赋异禀,执此祷词,应是最佳人选也。”

    王威和高君雅见李渊坚持,知是李渊对自己已有所防范,但奈何大权在李渊手中,知道反对也没用,只好答应由李世民担任捧祷童子。

    在李世民的后面,紧跟着七个清新脱俗的少女。她们一齐抬着一只大罐,罐中盛的是从难老泉中打出的清水。她们一路走,一路念念有词。她们口中唱的正是对圣母的赞歌。

    “但求圣母,祷天降雨。三天下,唱灯艺,五天下,莲花大供。”

    在少女的后面,则是五十童男,手持旗幡,迤逦而行。

    求雨的队伍从广场南侧款款而行,隆重而虔诚。

    李渊带领众人来到圣母祠前,捧香肃立。

    王威赞礼高呼道:“吉时良辰已到,求雨仪式现在开始,跪!”

    李渊率众人屈身上拜。广场上的人众也齐刷刷地下跪,场面蔚为壮观。

    李渊率众人按祈雨仪式,行三跪九叩大礼。

    王威又高呼道:“上香!”

    李渊趋步上前,将大香插到圣母坐像前的香炉内,并双掌合十,默默祷祝。王威又高呼道:“请留守大人读祷文!”

    此时,李世民上前,双手捧上祷文。

    李渊接过祷文,清了清嗓子,大声念道:

    “呜呼!十日不雨兮,田且无禾。一月不雨兮,晋水无波。一月不雨兮,民已为痾。再月不雨兮,民将奈何?小民无罪兮,天无咎民!君上失职兮,罪在予臣。呜呼!盗贼兮为民大屯,天或罪此兮赫威降嗔。民则何罪兮,玉石俱焚?

    呜呼!民则何罪兮,天何遽怒?油然兴云兮,雨兹下土。彼罪遏逋兮,哀此穷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