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刻夜墨>玄幻>鲲鹏于飞 > 五十 病体难支
    李渊基本上采纳了李世民的建议,只是对于李世民推荐李靖驻守潼关一事没有采纳,而是改派屈突通前往驻守潼关,只是命李靖从旁协助。

    李世民从父亲的神情中隐隐地感觉到他对李靖的不信任。

    “看来父皇对李靖前番的事情还耿耿于怀,对李靖还有提防戒备的心理。像李靖这样的人,只要是投奔了我们,又怎会有贰心呢!”

    “父……”

    李世民还想对父皇解释一下,可话到嘴边又缩回去了。

    “既然父皇对李靖还有成见,估计现在跟父皇解释也没什么用。或许过一段时间,父皇就会自然而然地改变对李靖的看法吧!”

    李世民虽然觉得派屈突通去镇守潼关也没问题,况且还有李靖辅助。只是自己来时曾力荐李靖,总觉得有点对不起他,不知他会不会在心里面有芥蒂。

    “诶,怎么会呢!李兄的为人我还不知道吗,相信他暂时肯定也能理解父皇现在的决定的!”

    李世民见父皇没有认可李靖,本想力荐。但现在大敌当前,也不好与父皇争执。他只好转而把屈突通拉到一边,叮嘱他遇事一定要多与李靖商量,多听一听李靖的意见。

    “殿下放心!”

    屈突通见李世民又专门交待自己,忙拱手答道:“末将知道殿下此次与薛举这一战的重要性,更知道潼关的重要性。殿下只管放心前去杀贼,末将一定会和李将军通力合作,确保潼关万无一失,为殿下解除后顾之忧!”

    “嗯,如此甚好!那我就将潼关就拜托你们二位将军了!”

    李世民听到屈突通的回答甚是欣慰,又向他详细地交待了潼关防务后,这才放心地让屈突通前往潼关。

    李渊立即派都水监宇文歆出使东突厥。宇文歆以三寸不烂之舌,对莫贺咄设晓以利害并多致金帛,莫贺咄设见钱眼开,立即答应不再出兵助薛举。

    解决了突厥的问题后,李渊便任命李世民为帅,率刘文静、殷开山、柴绍、丘行恭等八总管共四万余人出长安往西渡过黄河,与薛举大军对峙于高墌城(今陕西长武北)。

    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事有凑巧,大军刚出发不久,李世民即罹患疟疾,浑身寒战、发烧,病重而不能视事。他勉强拖着病体领兵渡过黄河,到达高墌城布置完防务后即彻底病倒了。

    但战事才刚刚开始,李世民只得强撑着病体召集大家于帐中开会。他诚恳地大家说道:“父皇命本王领兵剿灭薛举,我朝巩固关中、陇西的关键一仗即在于此。因此请大家务必要高度重视,确保万无一失。薛举残暴,朝野离心。劳师远征,粮草定然不济,况且三家同盟已折其一,剩下他与梁师都的同盟也是貌合神离,并不稳固。所以他现在肯定是想利用同盟尚在的机会,急于与我军速战、决战。我军只要坚守,以逸待劳,采取坚壁清野的战略,等他产生内乱时再行出击,这样就可以一举击败薛举了。从今日起,我军必须深沟壁垒,加强防备,坚守不出。有擅言……擅言战者斩!众人听明……明白了吗?”

    李世民感觉浑身无力,身上或冷或热非常难受,说着话都不住地打颤。

    “听明白了!我等坚守不出,有擅言战者斩!”

    众将士齐声答道。

    刘文静看出李世民病体沉重,没有气力,只是强打起精神说话,便上前安慰李世民道:

    “殿下,您尽管放心。我们一定按照您的吩咐,坚守不出,以逸待劳,只等他生内乱就是了!”

    李世民听到刘文静的话,放心地点了点头。

    只是刚才说了那一段话,李世民就感觉身体疲累,头晕目眩,恶心想吐。他停了一会,平复一下眩晕而导致的恶心,然后又继续说道:“偏偏凑巧,本……本王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又生病了。在本王养病这段时期,军中事务暂由长史刘文静、司马殷开山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