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刻夜墨>玄幻>鲲鹏于飞 > 一九七 风雪夜袭
    李靖催着队伍前进,号召大家道:“翻过前面的恶阳岭,就到了颉利的老巢了。擒获了颉利,本帅与你们在定襄痛饮庆祝!”军士们一阵高兴,都低声地欢呼起来。大家提起精神,奋力前行。

    当大家艰难地爬到山顶时,风雪终于停了。但气温更低,冰冷刺骨。不过毕竟没有如刀子样的风刮在脸上,吹得人直不起腰来,如鹅毛般的雪花往脖子里钻,大家还是感觉比刚才舒服了不少。风雪一停,再也没有了风雪的呼号声,四周非常安静,只有战士们脚踩入雪中的“喀吱喀吱”的声音。

    此时,四野被雪映照得较为明亮,即使没有月亮,目光所及,也能看出去很远。岭上四处矮树丛丛,树枝在雪地里突兀着,连片伸展,奇形怪状,远远看去,就像是邪恶的魔鬼从地狱里伸出的一个个黑黑黢黢的魔爪,让人看起来恐怖。

    不知恶阳岭的名字是不是就是这么得来的。总之每个将士看到在这白皑皑的雪地里突兀地伸出的这些虬枝,个个心中发怵。

    突然一阵“哇——哇——”的叫声把众人惊得一跳。大家抬头观望,只见数万只乌鸦被大军惊起。一开始只是数只乌鸦被惊起,在空中扑腾嘶叫,发出“哇——哇——”的叫声。这些乌鸦一旦惊起而叫,吓得其它宿鸦也成片惊起。俄而是数千只乃至数万只,密密麻麻,黑压压的一片,在空中盘旋鸣叫,发出碜人的叫声。特别是在这风雪过后寂静的夜晚,这叫声更是凄厉刺耳,粗劣嘶哑,让人听了毛骨悚然。这声音在这寂静的雪夜里,沿着这雪后一抹平坦的雪地传出去很远。

    不一会儿,这群乌鸦在空中盘旋了好一会,见无处可落,便铺天盖地地急速向西北方向掠去。随着“哇——哇——”的叫声越来越小,那群乌鸦的影子也最终消失在不远的天际。

    西北的方向,正是突厥的老巢定襄的方向!

    本来在这暴风雪的雪夜里行军,李靖就是想利用这风雪的掩护形成突袭。现在这一片惊鸟无疑是给突厥军队报了警。

    “老师,这……这怎么办?”

    苏定方看到乌鸦被惊起乱叫,非常着急,把征询的目光投向李靖。所有的将士们也一边行军,也一边小声的议论着。如果达不到突袭的效果,这三千人马去攻打突厥大军,无异于是以卵击石!

    这三千“羽林军”乃是初次临战,便遇到这样前所未见的情况。此时,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惊慌害怕的神色,大家都在侧目望着李靖,等着下最后的决定。

    李靖沉吟了片刻,说道:“现在这雪夜惊鸟的情况,颉利肯定也能看到。稍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寒鸦夜惊意味着什么,何况像突厥这些人,他们在这里生活得久,肯定更知道有鸟夜惊意味着什么。”

    李靖望着刚才大群乌鸦远去的方向,非常可惜地说道:“看来想趁这雪夜突袭的目的是不可能实现的了。”

    “那,如果不能突袭,我们现在就只能和突袭正面对阵。我们可只有三千……”

    “三千,三千怕什么!当年陛下也只有三、四千人马,不也是打败了号称‘二十万’的窦建德嘛!为将者要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气概,不能一遇到问题先自乱心神。”

    苏定方被李靖冷不丁地批评了一下,脸“腾”地红了。实际上他说只有三千人,并不是害怕,而只是为了指出当前兵力悬殊的状况。但话一说出口,他就觉得这话说得不合适。因为在三军面前,他这样说,会让士兵们认为他有畏战心理,从而扰乱军心,影响士气。他看着李靖那副镇定自若的样子,心中暗暗想到:“看来我要跟老师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啊,仅老师现在的这一股举重若轻的气概,就够自己学多少年的。”

    “老师教训的是,学生知道。学生即使是单枪匹马,也敢冲入千军万马中取上将首级。我们这三千‘羽林军’乃是陛下亲自调教出来的虎狼之师,岂会被这一点困难吓倒?老师,您说下一步该怎么办,我们就怎么办!即使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苏定方说这话的时候,故意把嗓门放大一点,说给那些士兵听。那些士兵听到苏定方说自己乃是陛下亲自调教出来的虎狼之师,一个个像打了鸡血一样,瞬间来了精神。好像他们一露出疲惫的神态,就会给陛下丢脸似的。

    其实李靖现在何尝不知道自己的兵力悬殊?况且在行军中还有不少冻伤和冻死的,再加上这三千‘羽林军’有不少还没有真正在战场上拼杀过,战斗力肯定要打不少折扣。但此时,主帅的坚定意志是全军士气的坚强柱石,所以现在即使天塌地裂,他也不能表现出有丝毫的慌张。

    一个优秀的指挥员,必须要有坚定的意志,这意志要如磐石般坚定,要临变不惊,泰然自若。当然还要能根据战场上瞬息万变的情况及时调整战斗方案,绝不能墨守成规,冥顽不变!

    “既然不能突袭,我看我们不如改成强攻,迅速出击,出其不意!”

    “我们要制造声势,让敌人以为我们大军突至,或许能收到奇效。”

    “老师,我们现在总共只有三千兵马,如何才能佯装大军的阵势呢?”

    苏定方见老师说要制造大大军突至的假象,有些不解,忙焦急地问道。

    李靖说道:“这样,我俩分头行动。我率领主力继续前进,直取定襄。你带二百军士立即分头去点燃突厥人设置的烽火台,点得越多越好,以迷惑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