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刻夜墨>修真>晁氏水浒 > 第二百八十章 昏君奸臣
    且说宋朝赵佶得知四寇作乱,派了蔡攸率兵征讨大梁后,也开始每日上朝,处理政务。朝中宿元景等清流也开始频繁上奏折,针砭时弊,赵佶也很是采纳了一些,罢了苏、杭州造作局及御前纲运、木石彩色等场务。

    朝中风气也为之一正。

    “淮康军节度使蔡大人求见。”

    这日,赵佶正在御书房批阅奏折时,听得蔡攸回来,手腕不由一抖,御笔便在奏折上画了一道。

    赵佶把御笔搁在笔架上,沉声道:“让他进来。”

    门开处,裹了一身白布的蔡攸从地上爬进来,一面爬,一面哭道:“微臣无能,请皇上治罪啊。”

    赵佶听得蔡攸这般说,不由惊得站起身来,急道:“大军又被梁山贼寇打败了吗?”

    “哎呦”

    蔡攸爬动间似乎触到了伤势,痛叫一声,禀道:“当日大战,微臣到阵前查看梁山贼寇虚实,不想被贼寇射了一箭,因此小折一阵。微臣原本准备收拢兵马再剿灭梁山贼寇,不想伤势过重,晕了过去。等微臣醒来时,却发现已经被亲随带回东京疗伤。微臣有罪啊,误了军国大事。”

    赵佶听得蔡攸一人逃回来,不由惊道:“那朕的大军呢?”

    蔡攸赶忙道:“微臣晕倒之前便觉伤势沉重,因此让陇西汉阳节度使李从吉代为掌管大军,微臣原本以为养好伤便可剿灭梁山贼寇,却没想到居然晕了过去,被亲随带回东京。”

    赵佶听得有人代为指挥,这才稍稍放下心来,问道:“朕问你,你一阵折了多少兵马?”

    蔡攸其实也不知道被梁山俘虏、杀死多少兵马,只是知道当天大营回去三万多人,但也不敢和赵佶明说,道:“折了一万多人。”

    一旁伺候赵佶批阅奏折的梁师成道:“若是还有八万多人,应该还能剿灭梁山贼寇。不过这李从吉也是贼寇出身,让他掌了兵权,恐怕生出异心。”

    赵佶点头道:“只是朝中何人还可领兵呢?”

    梁师成本想让王黼去建功,但是看到蔡攸这副凄惨的模样,又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一时也不敢做声。

    赵佶想了一阵,也没想出合适的人选来,只好道:“如今形势紧张,临阵换将恐怕又耽误兵事,便让李从吉继续为帅,朕派一个监军去,督查军务便可。”

    宋太宗杯酒释兵权,赵家历代防的就是武将作乱,若有征战,都是指派心腹臣子为帅,而且多为文臣,偶尔用武将为帅,则会派下监军牵制,以防武将拥兵作乱。

    赵佶主意已定,便拿起笔来。

    梁师成赶忙给赵佶磨墨伺候。

    蔡攸爬在地下却是冷汗直流,他当日率守卫后营的兵马逃跑,大军必然又败一场,李从吉也不知道逃出来没有。若是李从吉没逃出来,皇上这圣旨下去,恐怕反而耽误兵事。但若是说破,他又不好解释。

    蔡攸想了一阵,终究还是觉得自己性命重要。

    赵佶一气呵成一道圣旨,交给梁师成道:“让人拿金字牌传递到兴仁府,转送军前。监军也今日便启程,不得耽搁。”

    金字牌便是后来常说的岳飞接到的十二道金牌,但是这金牌却不是真的金牌,而只是一种通信凭证。

    宋太祖时,邮驿通信的凭证是驿券,在纸上书写的,也叫做头子,凭此券在驿路上通行无阻。但到宋太宗时,发生了一起诈乘驿马的作乱事件。有一个官员之子,造假驿券,骗了许多驿马。宋太宗便把驿券改为银牌作为驿路凭证。这种银牌阔二寸半,长六寸,有隶字书,刻有飞凤和麒麟图样,两边有年月。金字牌则是从宋神宗时候开始的,规定为急脚递使用。当时宋朝与西夏激战,西夏发兵围攻兰州。为了使军情快速传递,宋神宗便下令用金字牌直通皇帝,不和寻常的文书一般入递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