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刻夜墨>科幻>鸿蒙之不可方思 > 第六十九章
    从从不重样的花束到独具匠心的机巧小物件,禹洛通通无师自通。

    禹洛就是天庭风纪的一大毒瘤。为此,他也被小罚了不知几百几千回了。

    这种状况从禹洛刚刚出落得男性特征明显起之后不知持续了多少年,最终也不知是这些管教还是其他的什么事起了作用,禹洛渐渐变得内敛了许多。天庭的风纪就又恢复到了原本的优良状态。

    可惜好景不长,让天帝担心的事很快又来了。

    那日千里眼和顺风耳来报,说不知是禹洛还是禹洪谁的随影在凡间和鸾天湖女神的随影——花妖花辞树暧昧不清。

    众所周知,神仙本尊和随影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天帝既然知道两个随影有这般联系,那自然担心鸾凤怕要和一位水神有私情。

    在经历过贬禹轼和文顷之后的那段动荡之后,天帝不得不承认在人丁单薄的天宫血统的确是用来筛选天赋的有效手段。如若禹洪和禹洛之中的一人因触犯动情之罪被贬下凡,天庭恐将失去一员难以替代的大将。天帝已经意识到禹洪和禹洛有着极强的天赋和过人的才干,更重要的是他们二人没有对凡俗事务避之不及的理由——他们自出生起便在天庭,从未经历过凡间的苦痛,便也从未下过与俗事一刀两断再不沾染的决心。

    处决禹轼和文顷时天帝已经下了很大的决心冒了很大的风险,如今万幸禹洪禹洛二人可堪大任,他可不敢再冒一次险了。

    于是天帝便着人时时留意着若水宫和鸾天湖两处的动静,希望能将此事扼杀在摇篮中。

    除去此事之外,天帝要操心的事还有许多。不说诸位神仙递上来的奏本,单是自己的天帝之位能否坐得稳便已让他一想起便烦忧不已。

    虽说并无人觊觎他的宝座,但是这天上能人辈出,天帝知道许多人心中一定有比他更有实力治理天下保护天庭的人选。

    天帝很庆幸,远古诸神如女娲等人都已消亡,所以天上地下还没有公认的远胜于他的人,他也就还能一面担心一面自我开慰。

    直到那一年的蟠桃盛会。

    在神仙最密集的一天,在神仙最密集的一处,这天宫的地面居然就塌了。

    虽说那窟窿远不及当年女娲补天时的大,只是一个大约有八九个案几拼在一起那么大的洞,但是在多数神仙们还没有从慌乱中回过神来的时候,鸾天湖女神居然那样轻松地便将那窟窿补上了。

    天帝这时想到了关于鸾天湖女神和女娲的渊源。鸾天湖女神,从女娲处得到的或许不只是生机,还有神力。

    但这件事已经无从考证了。因为远古之时天庭尚未有体系,所以关于远古之神的神力也无具体的记载,只是有些许传说一直流传着。

    然而,越是不确定的事越是让与其息息相关的听者没有安全感。自那日起,天帝便一直在思量着此事。

    天帝心想着,就算鸾凤有朝一日因为对一位水神动情而被贬下凡保不齐她体内仍会留存着女娲之力。这女娲之力说不定会助她在短短数十年甚至十数年间,在她灰飞烟灭前,再度登仙。毕竟大家都认为花辞树就是凭借这个那么快修成人形的。因此,天帝认定单单动情这一项罪名是不足消灭这个心头大患的,总该再寻个罪名减少她投胎的阳寿大大降低她重新成仙的可能性才是万全之策。

    但鸾凤向来深居简出,寻她的错处实在不简单。若是鸡蛋里挑骨头恐怕其他神仙会有异议。

    但是话说回来,天帝头疼地想,这天好端端的怎么就塌了?禹洪自请去调查此事,天帝便准了。

    当然,在天帝之外的其他神仙眼中,天庭并不完全是这个样子。

    比如在司法天神二郎神眼中,天庭就是一个单纯又严谨的法治社会。

    说起来,他已经是第六任司法天神了,天庭的法度早在他继任之前就已经成型。他为神极勤勉——他因为不曾经历过立法修法之事,所以在闲暇时便一直致力于参破繁复的诸多法条之中的玄机。其中许多条目众神仙冷眼看着十分合理,但二郎神整日与这些天条打交道,一推敲却觉得好像不是这么回事。可这天庭肯如此钻研律法的只有他一人,所以他有许多困惑不得解。

    禹洛在触犯天条被发现之前曾有一次去拜访他听他谈及此事,便谈笑般与他道这律法既不通便该变一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