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刻夜墨>网游>大秦命运 > 第142章 替罪羊
    商鞅毫不客气地受封商於之地,这是自取灭亡的第一个原因,而自取灭亡的第二个原因,就是责骂声一片的变法,需要一个替罪羊。

    在军国奴隶主义之下,商鞅将秦国的百姓,全部武装成了国家的奴隶,男人负责打仗,女人负责农业生产。稍有怠慢或不满,杀之。

    商鞅曾经在渭水河畔,一次处决七百多“犯法”的百姓,当时渭水尽赤,罪犯家属的号哭之声动于天地。

    商鞅的刑法,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披着法律外衣的屠杀借口!如此好杀,商鞅在秦国不得民心,人人喊打,就属正常了。

    不但秦国的百姓,秦国的旧贵族,也对商鞅恨之入骨。秦国的变法,除了商鞅自己发明的这部分军国奴隶主义,其实很大一部分内容是照搬魏国的变法,限制贵族的力量,将权利集中到魏王手上。

    自魏国率先变法之后,秋时期那种公卿势力庞大威胁到国君的事,几乎就不存在了,包括封君和封地,也逐渐不再世袭。这限制了贵族的权利,对国君是好事。

    秦国变法也在做同样的事,在商鞅的严格执行下,旧贵族遭到严厉的打压,商鞅也得罪了一大批权贵,包括被他削掉鼻子的公子虔。

    在民愤汹汹之下,秦国变法必须有一个替罪羊,这个替罪羊不可能是秦孝公本人,他只能是商鞅。也就是说,杀了商鞅,秦人对变法的抵触绪将大为降低。

    可是秦孝公不能杀商鞅,至少他自己死之前不能,因为他当年写的招贤书上明确有这四个字:“与之分土。”秦孝公招揽东方人才入秦,如果他杀了商鞅,谁还敢到秦国来效力。

    秦孝公不能给后来即位的秦惠文王留一个大难题,他必须为秦惠文王继续变法减轻压力,但必须等自己过世之后再杀商鞅。

    那么杀商鞅的重任,就落到了秦惠文王的肩膀上。果然秦孝公刚过世,秦惠文王第一件事就是准备铲除商鞅。

    秦国咸阳,王宫之内的密室。

    秦惠文王与几个秦国宗室重要成员,商议用什么理由处死商鞅。秦惠文王还没有正式即位,他高鼻深目,脸如冠玉,站在密室之中。

    一位秦国宗室成员道:“卫鞅割据六百里地,雇佣勇士,心怀不轨,不如治其谋反之罪!”

    谋反?就凭商鞅那几百个雇佣兵,简直就是笑话。

    又一人建议道:“卫鞅割据六百里地,造成国贫民困,不如治其贪贿之罪!”

    商鞅的封地是秦孝公封的,虽然并非心甘愿,若以这个作为理由,后怕是没人敢来秦国了。

    其他人也陆续发表意见,但他们提出的罪名,都令人觉得有些牵强,这些罪名不足以给商鞅治罪。

    秦惠文王有个异母弟弟,叫公子疾,智计多端,人称智囊。此人与惠文王从小一起长大,哥两亲密无间,他年少老成,深有城府。

    等众人发表完看法,都没了主意,公子疾不慌不忙道:“主公,可曾记得太傅所受之刑?”

    几年前秦惠文王当太子的时候,犯了一些小错误,按照秦法应该受到惩罚,结果商鞅给太子免罪,却把他的太子太傅,也就是叔父公子虔的鼻子给削了。

    秦惠文王咬咬牙道:“怎敢忘记,太傅此后再未出过府门!”

    公子疾问道:“以此为理由杀商鞅如何?”

    密室中立即炸开了锅,众人本来很有秩序,轮番表达意见,公子疾一说完,众人议论纷纷,难道秦惠文王还没有正式即位,就要背一个公报私仇的黑锅吗?

    秦惠文王却没有说话,若有所思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