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刻夜墨>网游>抽个美女打江山 > 第1092章 骑兵
    女直人,或者说金人,必然是尚武的,他们的体魄往往都比常人要强大,因为想法相对简单,也就更加的无畏。

    周少瑜忽然觉得这个问题有点神奇。

    拿华夏历史来说,太早的历史暂且不谈,总归到了东汉灭亡为止,所谓的异族都不咋成气候,构不成什么真正的威胁。可随后就让人傻了眼。

    先有五胡乱华,后面又有什么辽国金国元朝清朝。外族很是活跃。

    而无论是哪个,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用力吸收中原文化,就以清朝为例,所谓的大清律,与大明律又能有多大区别。而整体行政制度,也是没差。

    再说北宋时期辽国,那汉化程度可不低。就算是五胡乱华时期,姓氏改成汉姓的还少?

    大抵初期都很生猛,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勇猛不在,然后自然也就败落下去。

    之所以败落因素肯定不少,比如说贪图享乐,这绝对是一个重要因素。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上边人都大变了模样,下边人咋还可能仍旧保持状态。

    不过周少瑜觉得,其实还是和头脑有关。

    华夏神州,地大物博。条件自然是最好的。而其他的无论哪个方向,生活环境必然差了一大截。有句老话,穷山恶水出刁民。也是有这么点意思存在,环境造就人,当任何事都以生存为主的时候,自然也更加信奉弱肉强食,如此环境之下,人们自然更加勇猛。

    而入了中原,开始享乐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便是吸收文化之后慢慢懂得多了。

    不恰当的比方,随着年纪增长,人会变得愈来愈圆润理智,当然了,往难听了说也可以说是更加怕死。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个理智问题,会考虑后果。

    所谓光脚不怕穿鞋,一开始一穷二白,然后逐渐家大业大,自然没了那种舍命相搏的气势。反过来受到欺压已久的人,却是变成了光脚。

    眼下的金国显然就有这么点意思,就算没有周少瑜这等变数,即便金国强大了,也迟早衰败下去,这是必然。

    不过到底人家还是初期阶段,正是最凶残的时期,怎么慎重对待都不为过。

    正瞎七八糟的想着,远远便已经瞧见了数百骑军的身影,皮甲,鼠辫,壮实,典型的金人。说起来感觉说女真更合适,毕竟周少瑜所了解的金国,可不会强制这头发。

    “减速。”周少瑜抬手大喝一声,原来急行军的速度立刻变成缓速小跑。随后再次大喝“换马。”

    胯下的战马赶了一段时间路,若是不换战马直接冲锋对战,马力压根跟上不。更莫说对面三百金人骑军以逸待劳甚至还有一个小土坡的优势。

    随着一声令下,麾下二百人干净利索的更换战马骑乘。到底是塞选出来的精锐,感觉气势都不一样。

    缓速骑行靠近节约战马体力,不然太远冲锋的话,那和作死没有什么区别。

    考虑到对方也绝对是精锐,并且有土坡的地利更利于冲锋,周少瑜才不会当真傻乎乎直接带人冲过去,而且为了防止这队人马逃跑,自己所带人数还要少一些,如果不慎重对待,就算打赢了也是惨胜,得不偿失,培养一个精锐骑兵出来可不容易。

    说起来,杨妙真现在已经开始尝试训练新的骑兵兵种。这么说其实也不大对,准确应当说是改变骑兵的作战方式。

    就现在而言,无论是哪一方,骑兵的作战方式要么就是借助机动性袭扰,正面战争则就是直接冲锋,而这个冲锋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或许大概有一个阵型,但实际上还是凭借高速马力和个人勇武。当然了,除却突厥这样的,其实一般情况下真用骑兵正面攻的次数其实不会太多,骑兵更主要的作用还是偷袭,劫营,以及追击。又或是正面战场上伺机而动,待敌军战阵松动或是露出破绽时候出击,从而扩大战果。

    不过这种打法打大梁内部可以,因为大梁内部压根没多少骑兵。可打突厥不行,甚至于金国都逐渐以骑兵为主了,等于说压根没有机动性的优势可言,换言之,骑兵正面碰撞无可避免。

    对此,周少瑜最终总结了两个办法,其一为迂回,此战术出自于蒙古,蒙古远征欧洲,打的欧洲国家不要不呀,靠的就是迂回战术,乃是看家本领,不管匈牙利澜也罢,迂回战术打侧翼,从而击溃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