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秦砚我有个事想和你商量。”

    这已经距离上一次秦砚和谢北杨一起看电影,过去了五六天。

    想起看电影那天后来发生的事情,秦砚忍不住偷偷露出一个微笑,可惜在电话另外一头的谢北杨看不见。

    那天秦砚和谢北杨在等电影最后的工作人员名单全部播放完后,两人便走出了放映厅。

    刚才还一直保持着沉默的谢北杨,突然像打开了某个开关一样,开始和秦砚喋喋不休的讨论《大碗》的剧情。

    原来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之中,谢北杨就一直想要和秦砚讨论。他在《大碗》中看到了太多隐喻与讽刺,谢北杨又不敢确定,特别想找在他眼中无所不知的秦砚求证。

    但是谢北杨一直记着秦砚说过“电影观看的是一个很私人的事情,代表着每个人对于电影的解读。在没有完成解读之前,不要打扰他人、不要随意发表评论,这是最基本素养”。

    《大碗》刚刚上映不久,谢北杨担心自己一旦开口询问就会分散秦砚的注意力。

    再加上《大腕》的情节让谢北杨也沉迷其中,谢北杨就一直忍住了自己想要抒发的情绪,把所有的疑惑、感想全部留在心中。

    走出放映厅,谢北杨实在憋不住了,便拉着秦砚开始喋喋不休。

    没有想到谢北杨一直保持沉默,还有自己的原因。秦砚说不清楚自己当时的情绪,他只是趁着谢北杨聊得最忘情的时候,偷偷侧过身子,背对着谢北杨露出一个满足的微笑。

    看完电影已经快到6:00了,夜幕将倾。平城的冬天傍晚特别让人倦怠,于是秦砚便拉着谢北杨去吃了一顿涮羊肉,两人一边吃饭,一边聊着电影。

    从《大碗》开始聊,聊到他们自己的作品《古宅》,然后又聊到更多更遥远的未来。

    虽然在电影知识方面,谢北杨还远不及秦砚那样渊博,但在很多观点上,谢北杨和秦砚不谋而合,这让他们两个人的聊天特别愉快。

    一直到晚上9点过,秦砚才把谢北杨送回了学校。那天晚上秦砚在自己的素材本子上写道:

    “原来,真的有谈星星、谈月亮,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理。”

    也不知道今天谢北杨找自己有什么事情,难道是他的父母并不允许谢北杨去灯塔国吗?

    “有什么事情你说吧。”

    谢北杨的声音明显带着一点不好意思,他说道:

    “我哥同意我去灯塔国,但是他也有一个要求,就是让我家里一个长辈陪我一起去。”

    秦砚也没有想到谢北杨要和自己说的居然是这个事情,不过去那么远的地方,谢北杨家里有这样的担忧也很正常。

    秦砚立刻答应:“我来安排住宿吧。”

    经过上一次的激烈讨论,秦砚已经知道谢北杨肯定不会同意自己负责机票。

    虽然种种迹象已经表明谢北杨家肯定不缺钱,但缺不缺钱是别人的事情,自己还是应该承担自己的责任。

    其实以谢北杨的性格其实肯定不愿意再给秦砚添加负,但这一次他也选择了沉默以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