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刻夜墨>穿越>我不想当巨星 > 第510章 一锤定音
    围脖大v公孙止也力挺徐乾。

    “国内文艺圈太多自以为是的傻逼,给观众端一泡屎上来让观众吃,观众不吃还骂观众不懂得屎的妙处骂观众傻逼,最后票房扑街了又把锅甩给政府审查。战狼只是证明了这些傻逼不但没本事,而且打心眼里没有为观众服务的真诚,仅此而已。”

    歌手周六也忍不住开喷了:

    “我就发现一件事儿,群体性精神分裂可能真的存在。就拿电影来说,欧美龙傲天装逼太过刺眼,你要是站出来吐槽几句,他们立马高潮: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

    “然而国内拍部战狼,乃至其他有主旋律“嫌疑”的电影,问题又变成了:“为什么战狼这种侮辱智商的垃圾电影能够在中国大行其道?”

    “这可能就是薛定谔的喜闻乐见吧。”

    “看电影就好好看电影,聊剧情聊手法聊演技,这些都没问题。

    “可有些人,非得阴阳怪气地上来就给观众扣帽子,看时间线,估摸着是想趁着这段时间民众不满情绪走高,顺势为黑而黑罢了。”

    “可是,一码归一码,单从电影来说,战狼担得起中上的评价。无非是某些人跪久了看惯洋大人装逼,忽然见到一个黄皮肤也敢抡着板砖掀洋大人前脸,心里不高兴了,难不成装逼这件事,也得探讨下姓资还是姓社?”

    徐乾的大马仔张果也在围脖为徐乾助拳。

    “国外的动作三观正?逻辑性?尊重物理定律?主角低调不开挂?”

    “他们或许会说只是单纯的好看就够了,而轮到《战狼》来拼单纯的好看的时候……他们上来抛出一串问题:三观正否?逻辑性呢?尊重物理定律吗?主角低调不开挂吗?”

    “他们或许又会说情怀,而轮到《战狼》讲情怀的时候,就有了“凡是我觉得没有逼格的情怀都是假情怀”的万能定律。”

    “所以说,究竟是谁以自我为中心,究竟是哪个群体真正在自high?”

    “听过一个词叫“自我合理化”,看来已经有太多“文艺人士”把自己骨子里的崇洋媚外、站不起来“自我合理化”成了“坚持文艺而有逼格的自我”了。”

    “我知道有很多人举很多豆瓣高分国产文艺片的例子试图来证明豆瓣不崇洋媚外,但是你想靠那些文艺片抵挡好莱坞?靠片五句台词的文艺片带给人深沉的思考来抵御欧美日韩的文化入侵?”

    “只能说文艺青年们果然只活在自己那所谓的“精神角落”,他们永远不知道什么叫文化产业也永远不想去了解,他们表面上对喜欢看爆款商业片的人痛心疾首,实则潜意识里希望自己永远与他们不一样,巴不得能够永远站在自设的文艺制高点去这样一直痛心疾首下去。没有鄙视链哪有逼格,不故弄玄虚地分出高低哪有俯视的快感。”

    “商业片才是各国文化输出的主力军,商业片更是所有地方产生文化影响的主力军,文化影响靠兴趣去潜移默化,一定优于说教与故弄玄虚。”

    “这注定是一个商业片影响远远大于文艺片的时代,不立足于这一点思考问题的人才是这个世界的逃避者与自欺欺人者。”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动作片是华语片在国际上最具有竞争力的片种,而对于我们自己擅长的片种存在着某种鄙视,对于外国擅长的片种存在着某种吹捧,以使电影的实际质量与评分之间存在近乎永恒的偏差,这不就是崇洋媚外的直接证据吗?这还能辩解?”

    “好了,这下《战狼》终于争了口气,场面与效果制作都上来了,这群人脸一翻:简直就是狂轰乱炸,简直就是自我意淫,简直就是视觉强奸。”

    “于是他们为了显示自己的卓尔不群,又开始问三观的问题了,又开始讲求逻辑了,又重新尊重物理规律了,又觉得主角还是低调点比较好了,甚至觉得别人的情怀算不上真的情怀了。”

    张果的这番话说到了很多人的痛点,有些人就喜欢双标,对待国外电影尽量包容,阿谀奉承,对待国内电影又是另外一番态度。

    反正国外的屎都是香的。

    “《战狼》中值得吐槽的内容当然不少,比如我就觉得最后举着五星红旗过战场和护照那一幕是强行拔高,应该憋着,让观众自己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