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刻夜墨>穿越>学渣的黑科技生活 > 第140章:徐林的想法
    然而这一次,他不想把这事就断在这里,甚至还想保留将来合作的机会

    机器人队的学生签下的公司都很不错,虽然待遇确实不怎么样,一个刚刚毕业的实习生,想一下子要很高的待遇其实也不太可能;

    但是,他们签了就业协议的企业都是一些很有潜力的自动化公司,机器人公司,还有个李强更厉害,直接签了一个世界五百强公司

    这些东西,只看将来的发展,一个刚毕业的本科生,进入企业从事一个储备干部或者说一个助理工程师之类的岗位,可能工资未必会有一个一线员工加班后的工资高;

    但是,几年后,积累了工作经验成长起来的他们,会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

    也许一个一线员工,在几年时间里可能晋升到班组长甚至是主管的位置,但是这些学生却已经能走到工程师甚至是高级工程师的职位,拿着的自然也不会是那种实习生的薪水;

    这也就是一种成长的潜力,也是从学习能力到自己把从学校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并且慢慢积累,自我学习成长的一个过程;

    也许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在工作中连一成都用不上,但是仅止就靠那一成,也许就可以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同样,在徐林的认知中,在企业内也是这样的,他参加了很多届学生聚会,颇有些感触;

    排除一些特别成功的特例,很多学生的职业生涯大都是受到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影响;

    怎么说呢,打个比方,就是这个学生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是做电源行业的,很可能他的第二份,第三份工作也就都在这个行业里面转了,因为自己只在这行业积累了经验,后来可能都转不出这个行业了,因为已经到了中年,即便是有心,也冒不起险了

    毕业后就能进入一些大企业,确实很有优越感,但是,真会直接进入到关键岗位吗?

    并不!

    很多学生以储备干部的身份进到企业里面后,几乎就是哪里需要搬哪里,然后,什么也没学会,就是在企业里当个打杂的

    还有好一点的,公司会组织一个学习班组之类的组织,定期去到各个部门学习,然而,因为技能的问题,当然,里面也有些毕业生眼高手低的原因,不受待见;

    所以这些毕业生的第一份工作,说白了,其实积累不了太多东西,而且,离职率很高

    不可否认有些人是被现实打败了,现实和他们想象的有着很大的差距,而他们失败的经历,在企业里面就形成了一种恶性效应;

    反正培养这些实习生大都是会走,花了公司的钱还没等创造出什么价值就溜了;

    还不如培养一些员工,哪怕基础低一点,至少用着放心,而且技能还不错;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但是至少徐林没办法搞定

    科技发展得越来越快,社会也越来越复杂,很多东西都变得很浮燥

    对于徐林来讲,现在就是有一个好机会,有一家很有潜力,但是暂时还不出名的公司,他要招自己的学员;

    徐林看得很透,一帆科技别的不缺,但现在就是没人;

    任谁进去了,只要不乱来,那都能成为个元老,在这个注定会起飞的企业里面,如果有上这么几个珠大的校友

    那会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