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刻夜墨>穿越>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八百八十三章 蕃候
    范纯仁西上也有其他的意思,范仲淹在西北颇有好评,范纯祐活活累死在西北,再加上范纯仁自己的身份,符合郑朗所说的贵种。

    占领河湟难,治理安定更难。

    其他人去郑朗也未必放心。

    当然,首要前提,必须击败董毡。若失败了,那个问题将会很严重……

    风越来越大,天地便笼上一层灰蒙蒙的雾气,几乎对面都看不到五指。

    范纯仁终于开了口:“郑公,若旱灾不中止,会发生危机啊。”

    “尧夫,你是指那一点?”

    “粮食,我在监察司曾经琢磨过,虽朝廷储备了大量粮食,若是大旱延续到明年秋后,粮价……”

    “粮价会怎么样?”李舜举在边上问。

    “旱灾面积太广大了,朝廷储粮多,商人们不敢过份囤积居奇。若到明年旱情还在延续,朝廷储粮渐少,那些商贾必然囤积居奇,催高粮价。粮价一高,会有更多的百姓加入到流民行列,靠朝廷济哺度日,储粮消耗会加速。”

    范纯仁没有再往下说了。

    这也是一些人反对河湟用兵的原因,若不用兵,朝廷就可以拨出更多的款项用来备粮。一旦用兵,朝廷钱帛紧张,就无法大规模的备粮。旱灾那怕明年春天才结束问题都不要紧,可这个天灾,谁能猜得准?

    按理说不可能延续到明年,若是万一呢,万一来一个三年四年大旱,问题就大了。

    “不会……”郑朗道。

    旱情是延续到明年秋后,不过明年旱情虽存在,但已缓解了,史上的宋朝都度过了危机,现在自己准备一亿多石的储粮,还度不过去吗?

    风稍停,雾稍解,一片高大的幢影从灰雾出钻了出来。

    郑肃从前面骑马奔回,禀报道:“郑公,京兆府到了。”

    “准备扎营。”

    “喏。”

    三千兵士开始下马,安营扎寨。

    郑朗掌军,没有岳飞那么严格,但军纪同样很严,最排斥的就是扰民。一路迅速西上,从没有进城安营扎寨过。

    一会儿军营眼看就要扎好了,一行人从长安城中走出。

    听闻郑朗来了,吕公著带着长安城大小官员一起出来拜见。

    寒喧了几句,吕公著说道:“郑公,木征也到了长安城。”

    木征没有押,但等于是押,心中很不情愿,磨磨蹭蹭的,直到今天,才到长安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