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刻夜墨>穿越>谍海猎影 > 第三三七章 爱国志士
    “蠢货!”方不为骂了一句,又瞪着傻看着自己的医生说道,“人死了没有?”

    在场所有人的脸色同是一黑。

    方不为扭头一看,老人刚刚被大夫灌进去了好多盐水,现在正由医生的助手扶着,不停的往外吐着。

    而那位秘书,虽然还没醒,但也能不停的往外吐盐水,则说明身体机制没被破坏,大脑依然在着指令。

    还没死?

    方不为满是好奇。

    他前世恰恰也遇到过利用氰化钾投毒的案例,据他了解,这玩意只需要几毫克,就能致人与死地,而且死的极快,整个过程只需要一两分钟。

    但看这位叶先生和秘书的样子,确实是重了毒,但离死,好像还有挺远的一段距离。&a;ap;1t;i&a;gt;&a;ap;1t;/i&a;gt;

    方不为就纳闷了。

    系统都快炸了,应该不会判断错误,肯定是山埃无疑,但现在是怎么回事?出奇迹了?

    系统猛的有了反应,列出了一组数据。

    方不为一看,顿时睁大了眼睛。

    中毒的这两个,还真是好运气。

    原来杏仁奶当中的氰化钾含量极低,大部分都是氰酸钾。

    方不为舒了一大气。

    他刚才一听系统说山埃,只想到再过几十年之后这东西的厉害,却忘了在民国时期,山埃是氰化钾和氰酸钾的统称。

    这两种东西中间中间只差一个字,但效果有天壤之别。毒死一个人,前者需要数十克,后者只需几毫克。&a;ap;1t;i&a;gt;&a;ap;1t;/i&a;gt;

    而且掺有氰酸钾的山埃气味更浓,只能放在洒、菜一类且味道比较重的食品中,极易被人察觉。

    方不为还由此想到了中国史上最早利用山埃投毒的案例。

    那是抗战开始之后,也就是一九三九年,震惊中外的金陵毒酒案。

    当时的南京,已被日本人占领。马春风苦心积虑的想要搞刺杀,搞破坏。直到美国特别研究所声称掌握了山埃的提纯技术。

    马春风信以为真,但结果却不遂人愿。

    当时马春风本想乘着日本大使宴请的机会,把日本驻南京总领事馆上下毒个干干净净。但谁知估错了这东西的毒性,当时下了足有二三两的份量,三十多号人喝下了毒酒,却只有十多个人中毒,最后只死了四个。&a;ap;1t;i&a;gt;&a;ap;1t;/i&a;gt;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提纯技术不过关。

    这玩意明的确实早,应该是十八世纪初,德国人从杏仁当中提取出来,用来做驱虫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