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刻夜墨>玄幻>走过一遭 > 第五章 少年初长成(3)
    新皇五年开春的某天,师兄妹二人正在院里练武,就听见砰砰的有人敲门声,院门是当年蒲杰精心挑选的山里的实木改制的,外面人看不到里面,里面人也看不到外面,路寻走到门前开门,来人是个男孩,圆眼圆脸胖嘟嘟的,鼻子的一旁还有一颗痣,脸上保有一些稚嫩,身高能比路寻高两三个头,也比路寻壮实。

    “你找谁?”路寻手把着门,门微开着,陆寻探出脑袋盯着他道。

    “请问蒲杰前辈在吗?”男孩没趁机的往院里四处瞧,他知道什么是不礼貌的行为。此时蒲婉也靠了过来,只是躲在门后机谨着。

    路寻点头。

    “我有事找他,能帮忙引荐一下吗”男孩弯腰递给了路远一封信样的东西。

    路寻把东西转交给蒲婉,用眼神示意蒲婉进屋去找师父,而他继续留在这看着面前的男孩,以免他有什么不轨的想法。男孩老老实实的待在门口。

    不久,蒲婉出来,师父叫他们俩进去,在正堂等着他们,路远听后在心里偷笑,师妹还挺会撑场面的,咱家哪来的正堂。

    进了屋门,看见蒲杰端坐在堂上,路寻和蒲婉躬身拜礼,那名男孩也跟着拜了一礼。三人都在堂中站立,师父没让他们退下,就表示他们也是可以听的

    “孩子你是怎么寻到这的”

    “找人问路,先生的大名在外界谁人不知啊,进了村里,倒是自己走出来的,花了些时间”

    “你的拜师贴我看了,我想问你今年多大了,现在是什么境界”蒲杰在他进门的时候就有打量他,看得出他样子不像小孩。

    “我今年十八,刚入先天境”男孩说的时候骄傲之情溢于言表。

    “你几岁习武”

    “三岁”

    “嗯,你可以跟我修行,但我现在还不能承认你是我徒弟,先做个挂名弟子吧,如果你能接受,便留在山上修行吧”

    男孩懂,毕竟他已十八,岁数大了,品行已经定了,任谁也不敢草率的收在门下,这在他上山之上就有所想过,这没什么,他能够理解

    “我能接受”

    “好,那先退下,跟他们一起习武吧”小辈之间介绍的事要他们自己解决。

    男孩有些怅然,但也只能先这样,心里安慰自己进了门至少比在门外机会大。出了门他们之间相互介绍,路寻二人得知,男孩的名字叫王钧昭,是特意从京都到这拜师学艺,路寻不解,难道京都那么大没有好老师吗,王钧昭解释说京都的高手很多,但他不想一直被家族安排,想自己出来闯荡,找个没有人知道他家族的地方发展,想知道自己没有了家族的加持到底能走到哪一步,路寻好奇又多问了一嘴,他是哪个家族的,但问完他就后悔了,因为人家姓王当然是王家的了,结果亦然。也确实,二人谁也没听过王家,别说王家了,他俩可能连清水县的县太爷是谁都不一定能答出来,要说京都,他俩仅有的印象可能只是他们师伯好像是在京城做官的,但是要说做什么官的,两人也说不出。都不用说他俩,就连蒲杰可能也没听说过王家。

    虽说是记名弟子,但蒲杰也是或多或少的教授给他一些修行上的知识,蒲杰并没有为他改变原有的修行功法等,因为这已经成型的了而且是他熟悉了十多年的东西,不夸张的说就像长在他身上一样成了他身上的一部分,要是改变那说的难听点就是误人子弟,还不如顺其自然。蒲杰也检查过,王钧昭的基础打的很好很厚实,不是那种拔苗助长的世家子弟,现在蒲杰能做的只是为他指点一下修行的方向。

    每天上午路寻他们去上学,他就留在山中陪着蒲杰一起打坐,偶尔蒲杰有性还会给他喂喂招,下午他再和路寻他们一起武修,他武修时属于那独一份,明显的可以看出不是一流派的,法门不一样。路寻有找师父问过,师父告诉他修好自己的就好,别带入他人的道。

    日子一天天的过,每一天都是在重复着昨天的事情再偶尔添加些趣事,王钧昭已经把春秋山当成了自己的家,虽然蒲杰在之后一直没提收徒的事,但是在王钧昭的眼里师父对待自己跟对待其他徒弟没有什么差别,在这里没有什么记名弟子和入室弟子的区分,王钧昭叫路寻和蒲婉师兄师姐,路远和蒲婉都叫他昭哥,各论各的,刚上山那阵王钧昭还不适应,觉得这样乱了礼数,不应该因为自己年龄大就应该占人家便宜,蒲婉和路寻听他这么说都不以为然,但还是接受没人的时候各论各的,公开的场合师兄弟的叫着。

    路寻跟王钧昭混的最好,好象没了年龄差,经常聚在一起勾肩搭背不知道聊些什么,蒲婉倒不是跟钧昭处的不好,只是出于女生家的性格不太喜欢那种交流,而且她是把他当作兄长,说话还是规规矩矩的。除此之外,蒲婉和路寻格外的亲近,只是那种亲近是物理意义上的,路寻都十多岁了还喜欢逗着蒲婉玩,经常打成一片,有时候王钧昭都看不下去了,会再旁边说上几句。

    几个人的生活平淡但充满着乐趣,山上的日子总是会忘记这是哪年的春秋,但新皇八年的春后,一封信的到来打破了这份平静,是秦昱师伯寄来的。

    师父把他们叫到一起,说他们师伯来信说他要结婚了,请咱们一起去京都参加婚礼,师父想问问他们是怎么想的,想不想去,因为这一去一回至少得三四个月,怕耽误他们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