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刻夜墨>都市>我竟然是白骨精 > 第七十四章 地位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尽管这些龙女的故事内容单一,情节简洁,文字质朴,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时的龙女故事之雏形已经基本形成了,为中国后来的龙女故事提供了基本故事类型和范式。

    同时在提及六朝和唐代的龙女故事时,张晓兰也特别注意到了中国此时的龙女已经由印度那伽故事中长相丑陋可怕,地位卑微的畜类,摇身一变而成为中国人眼中貌美如花,矜持哀怨的奇女子了。

    其最大的转变就在于此,那就是龙女的身份地位大大的提高了。

    她还对唐传奇中的佳作《柳毅传》做了详尽的分析。

    主要是从故事类型,男主角的身份以及艺术特色三个方面来阐释的。

    对于唐代以后的龙女故事,张晓兰仅仅只是列举出了一系列比较着名的龙女故事,并且做了简要分析。

    在谈到民间口头文学中的龙女故事时,张晓兰着重说明了民间故事中的龙女和书面文学中的龙女之差异。

    民间故事中的龙女更加符合普通劳动人民的审美习惯和希翼,这些龙女不再幽怨柔美,而变得乐观坚强,具有非凡的能力,可以轻而易举的解决一系列难题。

    这一转变体现出了民间文学的民间化、通俗化倾向。

    至于存在的问题的话,主要有一下几点,第一、是我们可以看到,现在主要研究民间龙女故事,并且从民间文艺学和民俗学角度切入的作品还十分稀少,今后的学者可以多从这两个方面入手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其二是现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本上以汉族龙女故事研究得最多最深入,然而少数民族的龙女故事研究相对于汉族龙女故事研究而言则稍显薄弱。

    其三是龙女故事来源研究大都集中在对该故事起源的漫溯,但是对于龙女故事形成之后的流传与转变过程的探索比较少见。

    其四是较多学者关注魏晋南北朝、唐宋元三代中龙女故事,并且对唐传奇《柳毅传》、元杂剧《洞庭湖柳毅传书》、《沙门岛张生煮海》这三篇名作的相关论文较多,其它的龙女故事则少有人研究。

    其五是在研究民间龙女故事时,很多学者从文学和戏曲角度对其进行分析。

    然而研究者对于在龙女故事中多次出现的几个母题“扣树、龙宫宝、传书、煮海”的考证上比较缺乏。

    其六的话,就是现有龙女故事研究对于该类型故事的整体把握和细节分析上稍显不足。

    所以现在我们需要找出权威的原文文本进行仔细阅读,遇到有缺字或缺文的地方注意结合上下文猜测其中的意思。

    尽可能的充分理解原文中所要表达的意思,也要注意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细节之处。

    以科学的方法,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论文写作。

    在熟读了每一篇需要研究的佛经和唐传奇龙女故事之后,首先对每一篇作品尽可能的细致分析,分别归纳总结各自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然后进行比较和综合,用事实说话,将文本作为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推论和猜测,最后得出中肯的结论。

    以图书馆的相关参考书目为主要参考对象,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努力学习相关知识,提高自己检索资料、选择资料、阅读材料、运用先分析后综合的方法,归纳总结出自己对于这一课题的观点和看法。

    因为长期以来,许多前辈和研究者都热衷于探讨关于龙和龙女的故事,只是每个人研究的角度和侧重点有所不同罢了。

    在前贤已有关于龙和龙女的论着中,总体来说,龙和龙女的来源、龙女故事流变、龙女故事人物分析、龙在中国的特殊地位和意义这四个方面的研究成果最为可观。

    所以对许多人而言,在阅读了一定数量的佛教经文和唐宋传奇之后,他们开始注意到了龙女这样一个半人半神的特殊角色。

    在她身上集合了美丽女子和奇异神龙的共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