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刻夜墨>都市>我竟然是白骨精 > 第八十四章 独立自由
    因此,我们对《聊斋志异》中的女性稍作梳理的话,可以把她们大致可分三类:

    首先是,持家、理财之能手。

    因为封建社会中,女子一直是男子的附庸和玩物,所以养家糊口的重任自然是落在男子身上,封建家庭以男子为核心,女子称丈夫为“当家的”,自然男子在维持家计上应居于主导地位。

    但奇怪的是,如果大家关注的话,就会发现我们在《聊斋志异》中很少能见到善于维持生计的男子,相反倒是女子在这方面才能突出,主动担负重任,解决了许多家庭生存危机。

    因此这些男人若是没有她们的帮助,恐怕只能贫困一生。

    其二,行侠仗义,惩恶扬善之侠女。

    这种侠客角色担当者大多为男性,女性则寥寥,且多是出于强烈的为亲人报仇的偏执意念。

    《聊斋志异》中也有此类女性,《侠女》中的侠女在作品中表现得相当冷艳,且极有主见,不是要紧之事,决不露容沾手。

    三年埋名,夜夜查仇人门路,行事可见亦很周。

    身手又好,终于得以报仇。

    其三,女性比男子更有谋略,更有主见,更有能力(有些是缘于仙术),较男性的发展要面。

    因而在男女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起到了引导男子行动或恢复其能力的作用,在男女两性中处于第一性的地位。

    如聪明机智、心思缜密的小翠以傻玩傻闹的行为帮助王太常在政治斗争中克敌制胜;又如洒脱理智,善于识人的辛十四娘,帮助丈夫脱险,劝导冯生慎重行事,处事老练。

    我们说她们都是弱女子,她们都在那个风雨如磐的社会当中,面对强横的势力,她们千方百计地求助自己那个无能的男人,她们真是既有大将风度,又智谋超群。

    一般的男子汉,在她们跟前也是相形见绌

    也正是因此,我们才说《聊斋志异》是一部具有独特思想风貌和艺术风貌的文言短篇集。

    多数是通过幻想的形式谈狐说鬼,但内容却深深地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曲折地反映了蒲松龄所生活的时代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思想愿望,熔铸进了作家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认识。

    狐女的形象虽千姿百态,但还是有共性的,表现为:第一、美貌,狐女多是正值妙龄的美丽女子,她们多被塑造为及笄少女,不仅正当韶龄,而且姿容秀美,明艳绝伦,常常得到男子的帮助或追求。

    第二、娇媚,她们大都是千娇百媚的,具有让男人为之倾倒的魅力。

    第三、善于变幻,狐女具有变化莫测的能力,往往令人真假难辨。

    第四、聪慧,聪明睿智,胆识过人,在处理各种复杂的事务与矛盾方面,表现得游刃有余。

    第五、大胆天真。在爱情方面,她们是无所顾忌、敢做敢为的,她们能够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敢于为爱情献身。

    除了在爱情上的自主,狐女也多有真性情的表现,她们天真可爱、坦白真诚。

    第六、具有预知能力,她们具有超自然的力量,“能知千里外事”,能够预卜人之吉凶祸福。

    蒲松龄之所以如此偏爱这些鬼狐精魅,赋予她们如此美好的韵味,更多的在于这些狐鬼精魅承载着蒲松龄强烈的批判和进步的思想,以及理想中完美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