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刻夜墨>都市>我竟然是白骨精 > 第一百六十七章 扩展
    而说到这里,就有必要给大家简要的介绍一下我国古代的史料。

    首先,中国古代、戏曲等俗文学的发展是后起于诗文等雅文学的。

    然而,从“粗陈梗概”的魏晋算起,至今也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产生了数量众多的作品。

    怎么说呢,像是江~苏社会科学院明清研究中心、文学研究所编的《中国通俗总目提要》,收入白话1164部。

    以及宁稼雨先生所编撰的《中国文言总目提要》收入文言总目有3225种。

    当然其中有一部分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言,有的则已经亡佚。

    可以说中国古代中的文言和白话是互相影响、又自成体系的两大系统。

    而且中国古代不但数量多,而且产生了可以与世界名著媲美的优秀作品,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系统地学习中国古代史是很有意义的。

    先给大家说一下中国古代的分期,根据中国社会发展的阶段和古代的发展情况,我们把中国古代的发展分为六个时期:

    第一是准备期(从远古至先秦两汉)。

    我国最早的叙事文学,如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史传文学等,虽然不是,但从思想上、题材上、语言艺术的表现方法上为古代的发展做了多方面的准备。

    第二是成熟期(魏晋至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志人是中国的雏型。

    但他们仍然没有摆脱依附历史著作的状态,作家也不是有意为,形式较简单,只是“粗陈梗概”而已。

    唐代古代开始成熟,形成独立的文学形式——传奇体,作家开始有意为。

    唐传奇是我国文言的一座高峰,对后代文言和白话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三是转变期(宋元):宋元话本在中国史上承前启后,标志着中国古代从文言向白话、从短篇向长篇、由史传体向说唱体的发展和转变。

    创作群体扩大,题材增加,《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这两部经典的长篇就是在宋元话本的基础上、经过世代积累由文人加工而成的。

    第四是繁荣期(明代):明初,古代发展处于停滞阶段。

    像是明嘉靖、万历年间到明末,创作出现了繁荣的局面,代表作是《西游记》、《金瓶梅》和“三言”、“二拍”等白话短篇集。

    并且神魔、人情成为的主潮。

    这一时期,作家主体意识明显增强,从描写历史、英雄转向描写市井细民;人物塑造由类型化向典型化过渡。

    长篇从线性结构向网状结构发展。

    作品风格鲜明,是中国古代发展的繁荣阶段。

    第五是高峰期(清初至清中叶):清初,《聊斋志异》异峰突起,成为文言的又一座丰碑。

    接着《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的出现,把中国古代发展推向了高峰,达到前所未有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