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刻夜墨>穿越>尽余晖 > 第七十一章 永照青史的骄傲
    学宫出来的官员们,到底有着曲高和寡的意味在其中,他们不愿随波逐流,想要在帝国朝堂上面真正做到名留青史。

    如同帝国项信太尉那般,现在出任帝国太尉,算是五十年来最风光的寒门学生。

    虽然说出自学宫的学生里面有着半数都是世家子弟,但是真正走出来的世家子弟到底还是少数。

    大部分走出来的都是寒门的学宫学生,没办法,他们唯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努力。

    前途看不见迷雾,帝国朝堂的科举制度,算是给他们这些寒门学生真正谋划了一条出路。

    再是加上帝国皇帝陛下对于学宫的扶持力度,若是在这样的环境当中,都只能郁郁寡欢的做底层做普通人,到底还有违背帝国学宫几年来的教导。

    虽说帝国学宫从来没有要求学生们必须进入朝堂,必须出将入相,必须为帝国效力。

    但是他们不甘心他们在学宫里面几年的教导,帝国每年给给学宫的银两补助落到他们手里面而没有半点回应。

    因而学宫当中培养出来的学生,别的东西没有,那种家国情怀却是浓郁到了极点。

    别看那些世家子弟都是为了自家谋取利益,但是真的当他们的利益和家国之前有着纠葛的时候,他们肯定想当然尔的为帝国办事。

    正是因为学宫有着这样的魅力,皇帝陛下方是信任历代以来的学宫祭酒和学宫里面的学生。

    连是李立青出任帝国南军元帅,虽然有着皇帝陛下信任陇西道世家的缘由。

    同时还有着学宫学生的背景在其中加成,身为陇西道世家的嫡系的李立青,本身就对帝国足够忠诚。

    之所以不让他出任帝国南军元帅,还是因为那些朝堂官员们担心陇西道世家尾大不掉,将来掌握帝权威胁朝堂。

    只是出身学宫的李立青,有着足够的方式让皇帝陛下真正相信他李立青。

    家国情怀有时候是最可怕的东西,能让人在不知不觉当中沉迷其中,好在家国情怀不是坏事情。

    许多朝堂的官员或是那些百无一用的书生们,空谈误国,说帝国如何如何不允许他们书生谈论政事,实在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想要堵住世人悠悠之口。

    同时还极其恶劣的怒骂帝国的百姓蒙昧无知,只知道臣服在帝国皇帝的淫威之下。

    天生就是带着奴性的屁民,对于这点,帝国朝堂都是没有什么回应,皇帝陛下每每都是怒不可遏。

    而唯有出身学宫的那些官员方是站出来和那些百无一用的书生们理论是非。

    家国情怀不是什么奴役百姓的邪恶思想,而是帝国秦人自内心深处发展出来的意识形态。

    他们真正的热爱帝国,愿意为帝国赴汤蹈火,帝国不仅不需要奴役他们,他们对待帝国就像是对待自家的亲人般。

    那是份沉甸甸的民族自豪感,千年前的分裂割据的战乱,让东方这片土地上面的百姓流离失所痛苦不堪。

    是帝国皇室赵家带领着陇西道世家站出来,他们想要结束这样的乱世,想要给百姓们更加安逸舒适的生活。

    基于种种原因的纠集,帝国终究还是建立在这片土地上面,打退了西方诸国想要入侵东方的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