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如安的目光落于反过来的棺盖上,昏黄烛光下映出棺盖内壁上一道道血红抓痕。掌印。

    以及一道血字:是谁,为什么要钉棺。

    这棺中人当初该是假死,却被不知何人黄雀在后,钉死了棺材。一个念头冒出在萧如安脑中。

    萧如安又看向谢慎宜。

    她看到他死死盯着棺中人,高大身躯之中的魂魄似在点点碎裂离体而去,须臾一口血喷了出来,人事不省。

    萧如安不管不顾地往前冲,想接住谢慎宜瘫软的身体。

    她没意识到自己可以动了,只诧异于自己自己从谢慎宜身体中穿过,一头栽进了棺材里。

    抬头,她与一张腐烂不堪的面容面对面。

    身为医者,萧如安各色尸体见多了,并不害怕。反是瞪大眼睛认真查看。

    越看,越觉得这张脸怎么与自己这么像——分明就是自己啊!

    ……

    春日清晨的阳光明亮妩媚,透过雕花窗棂轻抚黛纱床帐,落于惊惧不安的紧闭眉眼上。终于蝶翅般眼睫翕动,如寒泉冷星般的双眸骤然瞪圆。

    少女猛地坐起来,抓着心口大口喘着气。

    自己又做噩梦了自己怎会做这样噩梦?莫不是这些时日自己太过操心谢慎宜的亲事,入了魔障?萧如安想。

    谢慎宜是这城中谢家的家主、镇守北疆的蓟州军的主帅,年轻有为,八年前还是个十二岁的小少年时候便救过萧如安一命。前些时日,萧如安听说谢慎宜入京述职时候被京中权贵的女儿看上了,非君不嫁。然谢家惯来不与京中权贵联谊,再则谢慎宜亦与青梅竹马的表妹两情相悦,马上就要定亲了。那权贵仗势欺人,也不知做了什么手脚,据说危及表妹性命,总之这门婚事是黄了。萧如安昨夜临睡之前正是在想此事,又是为恩人气愤又是为恩人着急,半宿没睡着。

    定是这样,真真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可是谢慎宜的夫人给人活活钉死在棺材里?他的夫人正是自己?!自己还真是会做梦……心跳渐渐平稳下来,萧如安捧着脸,觉着自己好生可笑。

    深吸两口气伸个懒腰准备起床,萧如安这才留意到,有隐隐约约的声音从屋子外面传来。

    “这都什么时候了还不起,第一日来便如此散漫,果然是小家小户养出来的,真真没规矩。看看人家大姑娘,这身体才刚刚好,一早卯时便起了,亲自下厨房为她做朝食呢。她是不是故意要摆架子给大姑娘难堪啊。”是丫鬟苗秀的声音。

    “是呢,我观她的言行举止,已然给那郎中家养坏了。”另一个丫鬟禾穗的声音响起来道:“那日还当着老爷夫人的面,死活说要继续跟着那郎中当军医、抛头露面去军营里厮混,老爷夫人的面色当即就不好看了。这般为人,纵是失散多年的骨肉至亲,纵是老爷夫人有心疼她,怕是也难疼。”

    “我也是这么想。老爷夫人和那郎中商定把两个女儿都留下来一起养,我便知道了,大姑娘还是老爷夫人心尖尖上的人。要么说生恩不如养恩呢,看大姑娘给咱们夫人养的多么好,模样、心性、针黹女工,样样出色。这外路货哪能比得上大姑娘一个手指尖。”苗秀应道

    “只可怜咱们,跟着大姑娘跟的好好的,被打发来伺候这外路货,以后能有什么好前程。”

    ……

    萧如安看看四下精致的铺陈,这才想起来,自己昨日入了亲生父母府中。

    十五年前,萧如安的亲生父亲萧明心宦旅获罪,合家流放。当时萧如安不过一岁而已。途中萧如安的亲生母亲洛氏夫人患病,幸得当时路过的游方郎中萧乐殊夫妇出手诊治。萧乐殊夫妇也携带着一岁余的亲生女儿萧长念。当天晚上一干人等遭遇劫匪,混乱中也不知怎地,两家的女儿换了个个儿。十五年后,萧明心早已脱罪起复,调任至这北疆要塞蓟阳城为知府,一月前携全家到任。而萧乐殊与萧如安早定居蓟阳城数年,父女俩一同在蓟州军营中做军医。没两天两家人便撞上了。

    两下相认之后,十五年的养恩不是假的,如何能够旦夕分离。萧明心与萧乐殊商议了,既是奇缘,两家又同姓,便当两家是一家人,共同抚养两个女儿。只是到底萧明心家门楣高,对外便说是萧明心家中原就有两个女儿,如今是寻回了失散多年的二小姐。萧明心感激萧乐殊大恩,与萧乐殊结为兄弟,合家儿女拜萧乐殊为义父。又因萧乐殊之妻早已亡故,萧乐殊之子业已娶妻分家,便将府中划出一片院落来,萧乐殊与萧如安父女入府一同过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