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四年,容朝第一届武举科考正式开始。

    相比起文举科考,武举的考试程序相对简单:先是四月份省城的选拔,通过举重、骑射、步射、马枪等一系列体能和技能的测试,挑选出身体素质优异,单体作战能力强悍的人。

    凡是通过者,可获武举人的称谓,并有资格参加下阶段设在京城的武考。

    十月份京城的选拔,则更侧重于考验她们在兵法理论、指挥作战、管理队伍等方面的能力。除了笔试外,还有沙盘模拟作战,通过这两项的前十名,则有机会参加最后一场百人队伍演练大赛。

    这十名佼佼者每人可带领一只百人规模的队伍,由她们自行安排训练,一月后进行演练展示。

    对比文举科考,武举考试的入门门槛相对更低,身体素质优秀的普通百姓以及军队中最底层的兵卒,都有资格报名参加。只不过和世家教养出来的女子相比,她们可能受教育资源有限,无法走得更远。

    尽管如此,通过省试选□□的武举人中,亦有不少平民出身的女子。即便是在第二场京试中被淘汰,武举人的称谓也足以让她们从最底阶层跳脱出来,进入到各地大佬们的视线,从而走上一条崭新的人生路。

    相比之下,还是世家贵族中长于兵事且爱钻研此道的小辈们获益更多,第一批通过京试的武进士中,更有近九成的人员都是世家权贵出身。武举给了她们崭露头角的机会,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让家族中某些反对她们走上此路的长辈们,看到了军职岗位的新前景。

    第一届武举选□□的武进士有一百一十人,都是文能管理军队,武能上马作战的军事人才,其中的前十名,更是出类拔萃,各有所长,而乔蕴,便是其中一员。

    作为第一批先行者,这些武进士十分期待能像文科进士那样,被朝廷委任各种官职。

    然而,待得忙着祭祀跨年的腊月过去了,接着春节放假、朝廷开印的正月也过去了,朝廷的任命公文依然杳无音信,反而纷纷收到了兵部的“军训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