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刻夜墨>穿越>傲唐 > 第六十八章 李前之死
    “报告元帅,北门方向的叛军也开始攻城了!”

    一名军士飞快地跑到城门楼上的杨晞身边,大声地报告情况。

    利用城门楼的高度优势及良好的视野,杨晞一直不断地观察各个城门方向的形势,不需要军士的报告他就可以看到三大城门方向的战斗情况,不过具体的战斗细节是看不清楚的,特别是地势最险要的北门方向。闻听军士的报告后,他也马上追问了北门的战斗情况。

    在了解清楚了北门方向的战况后,杨晞眉头紧缩。

    看着东门方向攻击依然在持续,但后续的叛军冲击人数并没有明显增加,也没有许多军士往北门方向蜂拥而去,大量的叛军军士却是往南门方向过去,他马上明白过来是怎么一回事了。

    叛军要倾全力攻击南门,甚至不惜军士的伤亡将禁沟填满。一想到此,杨晞眼前就浮现出禁沟内原来那将沟壑填满的唐军尸体,及被大火焚烧后惨不忍睹的场面,不禁微微地打了个颤。

    杨晞相信他的判断是正确的,因此也马上传令北门守将,按兵不动,不增兵也不撤兵,只要有叛军攻击,就将其击退。北门方向的叛军不可能发动大规模的攻击,每次攻城撑死不过两三百人的规模,再多根本展不开,以城头上一千多守军,应对是绰绰有余的。同时他也传告南门方向的哥舒翰、王思礼、田良丘,要他们加强注意,避免在叛军持续大规模的攻城时候,出现不支的情况。

    要是战况有变,他会率领家将及一部军士增援南门,决不让叛军攻上城头。

    杨晞的传告很快就由军士送到哥舒翰及王思礼、田良丘手中。

    因为东门在南门和北门的中间,站在东门城门楼上可以大概看到左右两座城门方向的战事情况,但在南门方向,却看不到北门的情况,东门方向的战况也因为山崖的阻挡看不清,南门的哥舒翰及王思礼、田良丘对东门及北门的战况并不是很了解,只有收到东门及北门的战况通报才知道。

    杨晞传来的通告让哥舒翰及王思礼等将都略略地吃惊。

    “传令各将,严阵以待,将任何胆敢冲锋的叛军射杀在城外,不让叛军有任何登城的可能!”哥舒翰沉着地下达了新的命令。在令众将严阵以待,严防叛军更大规模的冲锋时,他又令军士准备干草及油料,计划在禁沟内叛军尸体堆积到一定程度时候,再以大火焚烧,

    王思礼非常有作战经验,虽然在灵宝之战时候,他率的前军遭遇惨败,但这并不影响哥舒翰对其的信任,可以说,南门城头上的指挥事务是以他为主的。

    他行事很果断和强势,行军司马田良丘性子相对懦弱,代哥舒翰执掌兵事时候根本不能制约王思礼。今日的战事指挥上,田良丘也是听从王思礼的。

    王思礼在接到杨晞的传报后,也马上明白了叛军的攻击意图,马上令床弩加快射击频率,争取将更多的叛军射在禁沟东侧,并加大军士的箭矢射击密度,争取给予叛军更大的杀伤,毁其士气。

    随着王思礼的命令,城头上射下的箭矢更加的密集了。

    在如雨的箭矢射击中,近乎徒劳冲锋,用尽一切办法想攀爬到禁沟西沿的叛军军士如割稻草般倒下,一茬接着一茬地倒下,许多军士身上的箭矢插的满满的。

    那些在领军主官威逼下不要命冲锋的叛军军士,就这样前赴后继地成为了城头上守军的箭靶子,而他们对城头上守军造成的伤害却可以忽略不计。

    叛军的大量伤亡让王思礼很兴奋,他甚至时不时狂叫几声,以此鼓舞军士的士气。

    他的视力非常好,他的箭术也很好,力道又大,在指挥军士作战的时候自己也没闲着,时不时搭弓引箭,射杀冲击过来的叛军。他并不射普通军士,而是挑那些校尉、郎将、中郎将装束的叛军射杀。

    他有他的高傲,他是统兵大将,不到迫不得已情况下,不会去杀那些无名小卒的。

    一名身装厚重明光铠的叛军将领落入王思礼眼,他马上引箭瞄准。如今酷热的天气下,没几人会穿这般厚重的明光铠。明光铠会被晒的滚烫,身体闷在厚重的铠甲里面也会受不了。唯一有可能的是,这是一名级别比较高的叛军指挥官,冲到阵前来是为了协调诸部对城头的疯狂冲锋,或者督军的。

    大概估计了一下,那名叛军将领所站的禁沟底距城头有一百七十步左右,几乎在所有弓箭的射程之外,看来这名叛军将领也估计好了距离,站在了相对安全的位置,不至于被城头上的箭矢射杀到,又能指挥人马攻击。而且那个位置是城头上床弩射击的死角。

    但王思礼对其产生兴趣了!

    王思礼所用的是三石弓,可以说在所有潼关镇将所使用的弓中最重的一把,最大射程可以达两百步,也就是三百米左右,他想凭借自己的重弓射杀这名叛军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