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刻夜墨>都市>等待天使英文 > 第二十八章 百花山下(1)
    至少在4000多年前,他们就来到了南方。

    从积石冢到石棚墓再到后来的石棺椁,这正是巨流河文化的迁徙路线图。今天,我们在RB、朝鲜、韩国,都能看到这种石文化的遗迹。

    想到这年份,我脑子里出现了一幅图片:

    商朝的司母戊鼎,它现在在国家博物馆长年展出。这个时期,历史已进化到了青铜时代,但是南下的红山人,仍然带着他们的石头,不是一块小石头,是他们精心采集的,3--4米长,2米宽的一整块巨石,它是重达数吨的花岗岩,它如何被搬运?它又是如何被放置到三块石头之上?

    他们相信万物都会腐朽,只有石头不会,它是一个沉默的朋友。

    看来,空白岛的这块石头,比司母戊鼎还有年份感。

    看到这块巨石的人,经历着春秋战国汉魏晋南北朝隋唐,直到宋朝时,来了一群外国人。

    接下来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800多年前,海外来的一艘商船行驰到这片水域,因不了解水文,在这里触礁,他们把货物搬运上岸后,发现了这块巨石,当时应该海水刚刚退去,没有现在的高度,所以好事者能够爬上它,并在上面画下了这幅上岸图,纪念他们的这次遇险,并把他们进行贸易的重要物资水仙种子,画了下来,这才是仙洲最早的水仙来源。所以它特别珍贵。

    说到这儿,林老不禁问小梁是如何发现上面的图案的?因为在巨石下面,根本看不到上面。

    听到这儿,小梁说:

    “原来这块巨石下面有三块石头,被海水掏空了只剩下了一块了,乖乖,太玄了。”

    估计要是他先听到林老说这块石头的来历,打死也不会往上跳了。

    然后他解释:

    他去过很多地方,石头上都有图案,比如连云港的东海摩崖石,和这块巨石非常相似,上面就有古代的图案,至今还没有破解,所以他会想到这块石头上是不是也有,好奇心使然。

    这算是瞎猫碰到死老鼠的案例。

    云山感谢林老的讲解:

    “找到第四块印模的藏宝之地,您认为最可能的地点在哪儿?”

    林老摇摇头,他只是考察宋代空白岛周边的沉船情况,对于秘密金库,他毫不知情。

    张先生给出了一个思路:

    “既然这位了不起的设计师,设计了印模,并分成了五个区域,我注意到都是围绕着当时的红都瑞金不同方位展开的,对吧?”

    王作家点点头,在黑板上画出了已知的四个方位:

    第一块在瑞金的东北方向

    第二块在瑞金的东北东方

    第三块在瑞金的正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