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刻夜墨>玄幻>泱泱大唐 > 第六十三章 未雨绸缪
    (感谢光猪归来书友的打赏!今天两更,八千五百字,求收藏,求推荐!)

    --------------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就已经到了冬天,天刚降了一场大雪。

    天气非常的寒冷,不过今年杭州城内外,却鲜有流民出现。

    衣食无着的人并不少,但大多流民已经被先一步安置了。

    官府新垦的官田收成非常好,几万石水稻多出来,杭州刺史李弘节在奏请朝廷后,以部分粮食作赈灾粮,有了粮食,还有民间捐献的衣物,那些衣食无着的流民,被集中安置后,每天都有粥食可以领取,有御寒的衣物分发,足可以让他们安然度过这个冬天了。

    因此在入冬后,杭州城内外,并没出现上一年经常出现的流民因冻饿而暴毙的现象,也极少有流民因为衣食无着铤而走险,去做那些抢劫、偷盗等犯事的事。

    杭州刺史李弘节在得报后非常高兴,把王易传去大大褒奖了一番,称赞王易所提的建议为杭州百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告诉王易,他已经将杭州的近况及王易为杭州做出的贡献,再一次上呈给朝廷,皇帝李世民也再次要求,希望王易能进京面圣。

    对李弘节提出的派人护送他往长安的建议,王易依然含糊其辞,称还需要再考虑一下,待过了年了再做决定,同时也非常感谢李弘节给他发挥才智创造了机会。

    在出了刺史府时候,王易也在考虑着是否要在来看前往长安的事。

    长安的大哥王昂一直没有确切的消息传来,王作派往长安的人也没有最终的传报过来,让王易还下不了决心什么时候到长安去。

    但长安是必定要去的,如今已经是贞观二年末,贞观盛世的脚步已经开始迈出,王易不想错失机会,他几乎可以确信,对于江淮军旧部,李世民肯定不会有什么特别的心思了。

    毕竟江淮一带的战事已经过去多年了!

    如今属下各庄及各店情况都挺好,比往年运作的更加的好,王易不担心他离开杭州后会出事。

    因为采取了王易的建议,大量田地种植了水稻,今年各庄收成都非常不错,这个气候反常的大灾之年,作物收成竟然比上一年好了很多,差不多翻番的地步,这让包括王作等人在内的大多王易手下很是惊喜。

    占城晚稻的收成也是非常好,六亩田里的稻子,收割后称量,竟得三千余斤,王作在上报给王易的种植计划里,明年将种植更多的水稻,所收割的大部占城稻子,也准备全部当作种子下种,以能收割更多的占城稻,扩大播种范围,各庄属下的田,只要能种水稻的,一概种植水稻,以求最大的收成,贮备更多的粮食。

    在入冬以前,大多的田地间都种植了冬小麦,小麦长势还不错,只要明年春天时候没有天灾,收成也不会差的。

    这个冬天,王易的心情还是挺好的!

    -------------

    “二公子,父亲还有近叔他们在外面求见!”王复匆匆进来,对与和苏燕说话的王易道。

    苏燕这段时间受了寒,得了病,通过王易的诊治,已经慢慢恢复,但还未完全康复,需要卧床休息,今日精神稍好,也就从床上起来,到王易房中一道烤火说说事,听到王易有事,苏燕也马上起身,作礼后出去。

    “哦,那让他们进来吧!”王易从王复的神情中看出了异样。这么冷的天从庄内来,肯定是有很重要的事要商量的。

    马上王作和王近就从外面进来,在作了礼后,王作上前一步,低声地对王易说道:“二公子,大公子刚刚派人送来消息…他让您去长安…”

    “哦?!”王易听了大喜,在示意王作等人坐下,并让王复亲自带人守在外面后,催问道:“作叔,你细细讲讲具体的情况!”

    王作等人依言围着火炉坐下,王作也把他收到的消息细细地讲给王易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