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刻夜墨>玄幻>泱泱大唐 > 第五十六章 皆大欢喜
    第五十六章皆大欢喜

    “妹夫,等等我!晨阳,请留步…”快步走下太极殿台阶的王易听到后面有人喊他,停下了脚步,回头看看却是蜀王李恪。李恪不顾其他人的侧目,提着衣裾的下摆,快步追了上来。

    看到如此情况,王易只得停下脚步,等这个今日力挺他的舅子。

    朝会上,李世民和稀泥一样把他的事这样混过去了,不再追究,王易松了口气,但心里的感觉还是灰溜溜,他知道很多人心知肚明,清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只是因为一些原因,不愿意做来落井下石的事而已,他已经感觉到脸面丢尽了。因此在李世民宣布散朝后,不待其他人上来和他说话,就急着往外走,他怕有人来和他说今日遭受弹骇之事,他不知道如何回答。

    但没想到李恪这小流氓还会当众唤他,也不知道这家伙私下想和他说什么,王易在等李恪上来后,继续迈步往阶下走,一边还与其他擦身而过的大臣行礼。

    见王易的神情不太自然,李恪一副神秘的样子,用很低的声音说道:“妹夫,今日的事多险啊,万一你被定了罪,你的名声损失可就大了!”

    王易瞅瞅露出一点无耻神色的李恪,“看来,今日还要多谢你这般仗义了!”

    “妹夫,别这般见外,我们是一家人,恪不站出来说话还谁站出来为你说话!”李恪瞅瞅边上没有其他人,凑近王易身边,笑着用极其无耻的口气说道:“妹夫,那慕容雪可是个极品尤物,嘿嘿,若是嫁于你,还真的是郎才女貌,极佳的配合,只是希望我五妹不要生气就好了!”

    王易怒瞪了李恪一眼,这无赖王爷还真哪壶不开提哪壶,现在还在宫中,竟然说这样的话了,懒得和他说话,当下对李恪作一礼道:“今日多谢蜀王殿下,殿下,在下有事要回府了,待日有空再和你聊事,告辞了!”

    “妹夫,别…”李恪赶紧拉住王易的胳膊,“妹夫,恪都好久没上你府…哦,很久没看到五妹了,今日也是闲着,没有事了,想去看看她,我随你一道去吧!你刚出征回来,恪也想听听你出征时候的事,今日就随你一道去你府中,听你讲事了!”

    说着不待王易答应,抢在王易前面,大步往宫外走。

    王易没法,只得带着李恪回了府。

    在王易回到府上,与李恪还有其他几位妻妾一道坐着,有一句没一句聊事时候,马周来访了。

    李恪趁王易出去迎接马周的机会,一下子跑得没人影了,在王易迎着马周进来时候,已经不见李恪的影,问其他人,说是和王昙一块去了。

    王易恨恨,却也无计可施,与马周一道私下聊事去了。

    因为有人弹骇李靖和王易,原本准备给出征诸将封赏的朝会变了味,再加上李靖的事未调查清楚,其他诸将也不愿领封赏,包括李道宗、侯君集、薛氏兄弟等人一再推辞,李世民一怒之下,决定对推迟诸将的封赏,待李靖的事调查清楚后再一道进行。

    有人告李靖这位当朝重臣谋反,自然不能等闲视之,李世民领尚书左仆射房玄龄率人主查此事。

    房玄龄居百官之首,在朝中威望非常高,李世民也放心地将事儿交给他。

    李世民严令房玄龄,一定要在过年前将事儿弄清楚,对出征将领的封赏,不能推开年后。房玄龄不敢耽搁,带领诸部官员,没日没夜地追查,问询了随李靖出征的许多将士,也非常仔细地问询了李靖率大军班师前就被传回到长安,这次举报事件发生后被隔离审查的高甑生及他的许多部下。

    在半个月后,差不多是十二月中旬时分,以超常工作效率办事的房玄龄,终于将事儿调查清楚。

    太极宫武德殿,房玄龄正在向李世民汇报调查的情况。

    一道在殿内的有司空长孙无忌,还有作为房玄龄副手调查此案的刑部尚书、任城王李道宗。

    房玄龄展开一卷宗,看着上面所记述对李世民禀奏道:“陛下,前盐泽道行军总管、利州刺史高甑生告西海道行军大总管、尚书可仆射李靖谋反案,经臣和任城王带领属下日夜详查,共问询出征的大小将领两百余人及其他许多相关人员,没有发现李大总管有任何谋反迹象,高甑生等人在举报中所列的证人证物皆是作假。后经过多日问询高甑生等人,他们终于交待,是因为高甑生延误了军情,受到李大总管的严责,并报知于陛下,陛下再下诏重责,高甑生受到了处罚,被免去职务,其心生不满,因此教唆一些一道被处罚,曾参与征战吐谷浑的部下,串供并捏造证据,告李大总管谋反…诬告当朝重臣的高甑生及他的一些部下,均已经被收监在大理寺,等待陛下亲自定罪!”

    听房玄龄说完,李世民站起了身,面色非常的冷:“作为盐泽道行军总管的高甑生,在出征吐谷浑时,西海道行军大总管李靖的军令不顾,私自决定领军返回洮州,不敢往前推进,因此延误军期,并造成所领军重大的损失,在受到处罚后,心生不满,联络一些旧部下,捏造证物,诬告李靖谋反,罪大之极,不可饶恕,一定要严惩!”

    刑部尚书、任城王李道宗上前一步,对李世民作礼道:“陛下,依大唐律,大军出征作战时,部将不听军令,不服主帅节制,延误军情,造成重大损失者,主帅在战场上即可依军法处死。高甑生犯了不可饶恕之罪,为掩饰自己的罪行,达到不可告人目的,还诬告朝中大臣谋反,罪行极端恶劣,一定要重责,不然何以慰藉在前方浴血拼杀的将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