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刻夜墨>玄幻>泱泱大唐 > 第六十一章 好消息传来
    第六十一章好消息传来

    王易被一名宦官模样的人带到武德殿内。

    在他进殿之时,看到殿内只有李世民一人坐着,正在翻看一份厚厚的奏本样的东西,殿内没有其他人,连个服侍的宫女或者宦官都没有。

    看情况是李世民刚刚接待过什么特殊的人儿,连身边服侍的人儿都打发走了。

    李世民待王易行了礼后,抬手示意在一边坐下,同时将手中那份厚厚的奏本也扔到了前面的案上,看着王易说道:“晨阳,怎么样,对朕授你的官职可还满意!”

    “无论陛下授臣以何官职,微臣都不敢不满意!”

    “哟!?”李世民露出点惊异,“看来你还真的不太满意朕授你的职了!”

    “陛下,微臣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微臣觉得,在臣恢复神智以来,从未在军中呆过,对如何领兵,如何管属下的士卒,没有一点经验,怕负了陛下所托!”王易话虽然如此说,但神态上却特意把真实的意思表露了出来,他确实并不太喜欢去军中任职。

    李世民却并未理会王易表情上所表露的意思,而是带着笑说道:“朕已经听说了你去军中第一天的表现,挺是不错,把那帮子老兵痞都镇住了!”

    “陛下,微臣既然要去军中任职,自然要把手下的兵带好,不然就是丢了家父的脸也为陛下丢脸了!”王易老老实实地说道。父亲王雄诞手下曾有过二十几万兵,是一名让无数人谈之色变的大将军,作为他的儿子,现在已经到军中去了,自然不能胡混日子,肯定会把手下的兵带好的。

    “你父亲有勇有谋,治军极严,深得将士们爱戴,是一员极难得的虎将,朕对王大将军甚是敬佩,一直想能和王大将军结交,探讨一下行军作战之经验,只可惜…”李世民说着叹了口气,眼睛盯着王易,有点“伤感”流露出来,“你父亲蒙难后,朕听闻后甚是痛心,也一力企求父皇,下旨嘉勉你父亲和你父亲手下的将士,如今也终如愿了…朕也听说你们兄弟俩自小聪慧,无论武艺还是行军作战之道,皆得自王大将军真传,你们不入军中任职,实是很可惜…”

    “陛下有令,微臣等不敢不从,臣一定尽心尽力,努力带好兵!”王易想着李世民已经下旨了,他也到了军中任职,今日这皇帝又这样说,他也只能顺着李世民的意思说了,只是心里挺是无奈。

    李世民对拱手行礼的王易摆摆手,示意他不必多礼,再说道:“右亲卫府中的军士都是贵胄之后,并不是真正要上战场打仗的军士,他们只负责王府执仗、执乘亲事,每月番上者一定数,余者宿卫内庑及城门,给禀食……左、右卫中亲卫、勋卫、翊卫这五卫府非权势子弟辄退番,因此你对属下不必那般严格要求,你也不需要每日都去军中报到,朕已经有吩咐了…”

    “陛下,这…”王易料不到李世民会说这样的话,一下子不知道如何说。

    听刚才的话,李世民已经知道他昨日所做的举动,不成这皇帝并不认可他所做的举动?王易挺是疑惑,也没弄明白他不需要每天去军中报到是何意。

    “朕会时常找你聊一些事,你常去军营中,使人传唤麻烦!”李世民一脸无耻地说道:“朕不是还授你以朝散大夫职吗?再过个把月就过年了,临近年末,朝事纷杂,再加上前方不时有军报传来,朕需要听取更多朝臣的建议,你对诸事见解不同于常人,一些建议朝中没有人能想到,因此一些事,朕自然想听听你的意见!”

    “是,陛下,臣明白了!”王易有点明白过来,但却未完全明白,他自然知道如今他位卑言轻,虽然一些建议挺受李世民的赏识,但肯定没有说非听他意见不可的地步,李世民如此吩咐,应该还有其他目的的,只是李世民不说,他也不好问。

    “明白就好,朕可不愿意看到你整日在军中带着军士们训练,连朕想找你聊事也没得便!”李世民话一停,语气一转,“不过你刚到军中,就镇服了手下的军士,甚是不错,需要把这份威严保持下去!”

    “臣明白!”

    “晨阳,听说你在杭州时候还提议李弘节加固钱塘江两岸的塘堤,以保两岸的百姓和农田不受其侵害…可有此事!”李世民拿起刚刚翻看过的那份厚厚奏折说道。

    “是的,陛下,钱塘江潮水祸害两岸百姓近千年,在潮涌之时,无数的良田被淹,不少百姓的性命被吞噬,祸害无穷!”王易看了一眼专注盯着他的李世民,稍稍降低了点声音说道:“陛下,在贞观元年时候,臣都曾被潮水卷入江中过,差点…所幸捡回一条性命,但对潮水已经有了深深的恐惧,这些年来也看的多潮水给钱塘江两岸带来的灾难,深知道潮水的祸害,依臣所见,在钱塘江两岸修建坚固的塘堤,实乃治本之策…”

    “你说的不错,只是大唐之天下,给百姓带来祸害的大江数不胜数,然如今天下尚贫,国库空虚,实无财力去考虑这样的事…”李世民说着,微微地叹了口气。与疏浚西湖的建议相比,修筑钱塘江塘堤所需的钱财与人才要多上几倍,可能需要花了好几年才能完工,再加上修筑钱塘江塘堤所产生的直接效用并不太明显,对此事李世民自然兴趣度少了一些。

    “陛下,钱塘江两岸杭州、越州一带,都是肥沃的田地,如今因为钱塘江潮水的咸碱影响,再加上潮涌的祸害,许多田地不能耕种,直接导致的农作物减产数量甚巨,间接带来的损失更是无法计量,臣是觉得,细细计量一番,杭州、越州一带每年因潮水遭受的损失,即使以钱粮计,也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量!”王易说着,看了李世民一眼,看到李世民眉头紧锁,说话也变得小心了,“臣觉得,可以在农忙之际,可以陆续征用民工,修筑塘堤,特别是可以在一些险要的河段先一步修筑塘堤,让钱塘江潮水的祸害慢慢开始减退,修筑塘堤的事需要好些年,如此反复几年下来,到时朝廷的赋税收入一定增长很多,杭州、越州一带如果得到有效开发,粮食赋税收入一定非常可观,臣觉得,如此细水长流之举,几年或者十几年下来,钱塘江潮水的祸害必定能减少的最低!”

    “细水长流之举,说的还是有一些道理的!”李世民微微点了点头,表示认可,再把手中的奏折举了一下,“这是李弘节回京叙职时候所曾交的奏本,他也力请朝廷允许杭州、越州两地,联手整治钱塘江…此事朕会派员去调查一下的!”

    “陛下,李刺史回京了?”王易惊问道。李弘节回京了,自然要去找他叙叙话,聊聊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