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早,赵远昌两三口呼噜一碗粥,听到杨氏的话,诧异道,“还不到月中旬,娘怎么想着去护国寺了?”

    杨氏用帕子给儿子擦了擦唇角,“我听余嬷嬷说,娘最近睡得不踏实,想去寺里烧烧香,我和庭哥儿便随娘去一趟,也便她安安心。”

    赵远昌搁下碗,“既然如此,那就多带几个小厮丫鬟,省得被人冲突了。”

    杨氏点头应允,准备吃自己的早饭。

    赵远昌起身,摸了把儿子的脑袋,“你爹去上朝了,儿你出去外头要听话。”

    他手劲没收住,赵庭黑乎乎的脑袋被他压得一偏。

    杨氏还没来得及说他,赵远昌便笑呵呵收起手,心虚地将手背到身后,“瑾娘,我走了。”

    “去吧,”杨氏也不说他了。

    她喝了碗粥,又吃了两个水晶小笼包便饱了。

    芙兰和长九他们一早便在收拾东西,临近出门,反而是赵庭要带的东西比较多。

    他喜欢的书;防蚊虫的草药;山上冷要披的外衣;轻快的靴子;他喜欢的点心茶水……

    大包小包,足足三四个包裹。

    杨氏还有些嫌少,加了几样水果,亲自过眼才放心。

    要去寺庙,他们今日穿着都极其朴素,江氏手上戴了两串佛珠,她时常念经,佛珠上的檀香味十足,让人沉心静气。

    见孙儿过来,她将手上的两串佛珠都褪下,绕到他手上,“戴着,保平安的。”

    赵庭一双手修长,指甲修剪得干净,手腕处白皙,佛珠绕上去,多了些干净清冽的韵味。

    江氏帮他的袖子撂下,这才满意。

    她一手扶着余嬷嬷,一手扶着孙儿。

    杨氏跟在其后,发现自己帮不了忙,一时露出无奈的神色。

    长九先上马车,再把赵庭接上去,扶着他进去坐下,尔后再腾出位置出来。

    坐稳后,马车缓缓行驶,江氏掀开帘子,视线随着外头景色移动。

    感叹:“许久不出门,一晃便是秋天了。”

    杨氏闻言道,“娘你若是想出门,下个月我陪你到庄子里走一走,我听说庄子里不少瓜果都熟了。”

    江氏年轻时练过武,性子活泼,不愿拘在府里,嫁人后,赵远昌他爹为逗她开心,便时常带她到庄子里去玩,爬树摘果,下田摸鱼,她都干过。

    江氏神情一晃,撂下帘子,“等天冷了,蚊子少了,带庭哥儿一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