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刻夜墨>玄幻>筑愿的阅读心得省思 >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妈妈的遥控器(剧集)
    最近受到热议的公共电视剧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改编自作家吴晓乐的作品《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大块文化出版GU份有限公司。作者以敏锐观察力深深望进每个家庭的情感深渊,看见了一个又一个孩子被卷入难以cH0U身的漩涡……

    原着集结九篇家庭教师接触不同家庭的故事,涉及台湾各层面社会议题。经戏剧改编後成为五个故事,深刻描述以Ai为名的箝制、失衡的家庭关系、变质的高压社会。本剧跳脱一般教育题材常用的温情喊话窠臼,加入微科幻元素,以魔幻而强烈的视觉风格、明快的叙事节奏,包装写实的故事,极具影音娱乐强度。以上简介节录自公视网站

    第一个改编故事〈妈妈的遥控器〉,说的是一位母亲为正值国三青春期的儿子伪造成绩单烦恼,偶然获得一支能让儿子时光倒流的「遥控器」,藉以导正控制儿子的行为,将儿子「栽培」成自己期许的样貌。儿子在年少时反抗未果,到了成年,终於制造机会偷回遥控器,却让母亲撞见──

    结果,进入了开放式结局。

    我对结局思索良久:这是个梦境吗?抑或真实?如果是梦境,是指魂归彼刻?若纪培伟是重新来过,如何办到?又会如何结果?

    然後,影片进入片尾曲、片尾字幕,结束。

    於是,我沉淀了一下,自行填补了圆满的结局,并探讨了背後理由。

    是的,这篇文章要从结局开始分享观影心得,如果您想在不被剧透的情况下,好好T会剧集,或许暂时不要看下去会是b较好的选择。若您已看完〈妈妈的遥控器〉这一单元甚至跟我一样对结局有疑惑,或是您不介意,当然欢迎继续下去。

    在故事的最後,成年的纪培伟终於拿到遥控器,当街和妈妈发生冲突,大意被货车撞上──

    我相信,他还是「重新开始」了。

    虽然场景的光线过分虚幻迷离,但nV孩还是看见男孩了。男孩复杂的神情与泪水,正是在历经千山万水「失而复得」的写照。当然,也因为这个解读才构成「圆满结局」的条件,而「圆满结局」是我的个人偏好。

    至於他怎麽回去的,遥控器有几只、有没有被撞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认为,纪培伟并非在「这一次」就回到了「那个时刻」,并非一场车祸、回到过去就能「失而复得」。

    因为他真正失去且得不到的,不是小岚,不是一个nV孩,而是自由,而是他的人生。小岚,只是他受到母亲控制後,首度尝到自由、希望与Ai情甜美的契机。当然也因为在这样的情境下,使得「小岚」特别无可取代。

    因此,要真正「失而复得」,并非「回到过去」,而必须和母亲「关系改变」。

    我认为,纪培伟是在终於经历过一次又一次,试过各种方法,遇到不同的人b如那名相亲对象,让他终究更有勇气,也学会用新的方式,改变了与母亲的关系,最後获得了自由,才可能用「得到」的眼光来看待与小岚重逢的那一刻,否则,即使无数次重逢,结果都不会改变。

    在小伟成年之前,看到学生时期的他受母亲控制,我曾想,真可惜他不会一边把书读好,一面跟母亲争取条件,或者一面达成母亲的要求,一面暗中做自己想做的事尤其是有无限的时间──商场上那些成功人士分享的心法大约常在说这种话怎麽样拐个弯去做到/或化解老板不合理的要求。

    但是,想一想,如果这孩子资质普通,没有天生聪慧到能这般无师自通,在没见过那麽多人事物、没那麽多人生经历之前,或许就真的只能陷入那种家庭困境之中了。也因此,改变的契机,是发生在成年之後。这时候的纪培伟已拥有自主生活的经验,即便回到过去,或许也有能力戳破母亲的谎言。

    「只有妈妈才会一辈子陪在你身边。」

    很遗憾的是,这句话对小伟、对旁观者来说是一句谎言,但对母亲本身不是。

    许多人都说戏中的母亲很可怕,或许如此,但若我们不要对纪培伟的角sE代入太深,说不定能发觉,这位母亲也非常痛苦。我们否定母亲的掌控,是因为我们知道主角会有他的人生、母亲因年龄差距总会先走,但对这位母亲来说,孩子已经是她的全世界。

    如果你最看重的人、最看重视的事,处处和自己作对、不顺自己的意,而你手上握有权柄,你会任它自由发展,还是想要竭尽所能地控制到尽如己意?故事自然是把冲突强化放到最大,但其实,这位母亲也只是个普通人而已。她让孩子的日子不断重复过,其实她自己的也是。如果不是因为认为失去了孩子她的世界会崩溃,有什麽人会甘愿也拿自己的日子这样耗下去?

    人生最无奈的是,伤害你的人,并非一个纯粹的坏人。

    在〈妈妈的遥控器〉里,母亲对「不听话」的孩子、用自杀或「消极攻击」反抗的孩子,难道就过得幸福快乐吗?我觉得没有。我明白这个孩子已经很善良了,他长得更高、更壮,却不会用暴力的方式来伤害母亲、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已经很可贵了,但他不论是成绩不好、喜欢上妈妈不满意的对象,或做出反抗行动……仍然让母亲难受──尽管他不是出於恶意,尽管他甚至是出於痛苦才那麽做。

    我想说的是,发生在我们现实生活、在日常与家庭中的痛苦,时常都是「互相」的。「加害者」往往也不是出於真正邪恶的念头,甚至常是基於痛苦而自然产生的思路与反应,只是,每个人痛苦的层面与程度不同罢了。

    回到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