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刻夜墨>都市>我竟然是白骨精 > 第九十二章 敬鬼神而远之
    当然,可能许多人会好奇中国鬼文化的成因,会疑惑什么是“鬼”。

    其实说到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谓的“鬼”泛指人死后与躯体相脱离而存在的各种“魂灵”。

    因此围绕“魂灵”问题,在中国历代社会的各阶层都存在着大量的传闻和描述,无论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每每谈及鬼灵诉怨、冤厉索命等问题都津津乐道。

    也由此,我们把这种围绕“魂灵”问题而产生的各种现象以及与之有关的古籍、典章、礼仪、风俗统称为“鬼文化”。

    像是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任何社会意识现象的产生都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都可从社会存在中求得其依据,鬼文化的形成亦不例外。

    所以从本原意义上讲,鬼文化是随着人类的产生而逐步形成的。

    当原始人还过着动物般的生活,在意识上尚不能使自己和周围自然界分开时,就不可能产生鬼魂、精灵等表象。

    只有当人们为了谋取生活资料,对自然界经过长期不断的斗争,逐步地把自己和周围的环境分开,有了清楚的自我意识,并认识了一定的自然现象和过程,从而才有可能去寻找各种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

    在寻找上述联系的过程中,原始人看到有些自然现象给他们带来意外的享受,而有些自然现象却给他们带来祸害甚至伤亡。

    久而久之,人们对自然现象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认识,一种是在生产斗争中获得的能驾驭自然力的知识,如两木摩擦可以生火,火可以燃木,可以取暖、熟食等。

    另一种是人们对捉摸不定的自然力的各种错误的、幻想的观念,精灵、恶魔、善鬼等表象就是这种幻想观念的一部分。

    他们把给人带来好处的自然物和自然现象当作善神、善鬼,反映了当时社会物质生活的不安性。

    把不利于人的自然物和自然现象当成恶魔,则反映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低下以及人们在自然现象面前所表现的软弱无力的恐惧心理。

    由此鬼魂观念的形成除了上述社会经济的原因之外,还有其认识论的根源。

    在远古时代,人们还不知道自己身体的构造,对梦现象的疑惑也直接导致了鬼魂观念的产生。

    人们在梦中会见别人或已死去的人,并和他们打交道,做各种各样的事,醒来时却一无所见,这不但使原始人认为灵魂是独立于肉体的一个实体,而且还从会见已死的人的梦境中得出灵魂不死的结论。

    原始人还认为自己在梦中能飞翔、能入水,是离开肉体的灵魂比附于肉体的灵魂具有更大的能力的表现。

    此外,梦中出现各种奇怪的似人非人的形象,也极易被原始人当作鬼怪存在的证据。

    总之,原始人由于不能正确区别醒时的感觉与梦中的幻觉,以至把精神和肉体分离开来,视精神为独立于肉体之外的实体,因而产生出鬼魂的观念。

    这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看,害怕黑暗、畏惧死亡也是鬼魂观念起源的重要原因之一。

    害怕黑暗是人类的天性之一,当黑暗遮没一切的时候,人失去了所有的参照物,也就等于失去了自己,不由自主地害怕起来。

    人们需要设想黑暗中有某种必然存在的东西,而这种东西对人具有威胁性,于是害人之鬼便有了产生的可能。

    畏惧死亡与鬼的产生更是密切相关。

    一方面,生死是两种断然相异的状态,不久前还是精神十足的人,一死却变成了冰冷僵硬的尸体。

    古人把两种状态相比较之后,认为死是人体内少了某种东西的结果,这种东西虽然摸不着,看不见,却是使身体温暖、能活动、能说话的一种力量。